AGAMES 討論區
標題:
[轉貼]蔣幹原非蠢材
[打印本頁]
作者:
長風傲天
時間:
2008-12-4 14:08:19
標題:
[轉貼]蔣幹原非蠢材
三國演義》中的有些次要人物,僅僅出場一兩次,就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蔣幹便是十分突出的一例。他只是在「赤壁之戰」這個情節單元出現過兩次,卻成了家喻戶曉的知名人物。第一次,他向曹操誇下海口,要憑三寸不爛之舌,說動周瑜前來歸順﹔但在英姿颯爽而又智慧過人的周郎面前,他簡直無法開口,卻中了周瑜的反間計,偷了一封偽造的蔡瑁、 張允給周瑜的信,害得曹操殺了蔡、張二人,削弱了自己的水軍指揮能力。第二次,他又自告奮勇到江東刺探軍情,結果什麼也沒打聽到,卻把龐統請去給曹操獻「連環計」,使曹軍後來遭受火攻時損失極為慘重。他眼高手低,志大才疏,處處上當,還偏偏自以為得計,真是個地地道道的蠢材!
其實,這一切都是虛構出來的。
在歷史上的赤壁之戰中,曹操並沒有殺掉蔡瑁、張允。據《襄陽耆舊傳》記載,蔡瑁年輕時就與曹操交好,曹操率領大軍南征,不戰而得荊州以後,曾經親自造訪蔡家,「入瑁私室 ,呼見其妻子」,對蔡瑁優禮有加﹔而周瑜也不曾用過什麼反間計,曹操怎麼會隨便殺掉蔡瑁呢?至於龐統,根本沒去見過曹操,更沒有獻過什麼「連環計」,是曹操自己決定把戰船連起來的。既然這兩件事都不是史實,當然就與蔣幹無關了。
歷史上的蔣幹根本就不是什麼蠢材。他是九江郡人,雖然九江郡與周瑜的家鄉廬江郡同屬揚州管轄,但二人並非「自幼同窗交契」。據《三國志˙吳書˙周瑜傳》注引《江表傳》, 蔣幹「有儀容,以才辯見稱,獨步江淮之間,莫與為對。」這就是說,他生得儀表堂堂,頗有大丈夫氣概,而且才幹優卓,長於辯對,決非庸碌之輩,不是那種鼻子上抹了白粉,逗人發笑的丑角。
需要強調的是,歷史上蔣幹去見周瑜的時間,《資治通鑑》繫於建安十四年(209年),也就是赤壁之戰以後。所以,不管曹操在赤壁之戰中倒了多少霉,也不管殺蔡、張和「連環計」是否真有其事,都與蔣幹無關。而且,這趟差使也不是蔣幹爭取來的,而是曹操派他去的 ,大概是因為他能言善辯的名氣很大,所以曹操想讓他去打動周瑜吧?
更值得注意的是蔣幹見了周瑜之後的表現。周瑜是何等聰明之人,一見蔣幹就猜出他是來為曹氏作說客,但仍然以禮相待,請他參觀自己的軍容,同時又毫不含糊地宣佈拒絕任何遊說:「丈夫處世,遇知己之主,外托君臣之義,內結骨肉之恩,言行計從,禍福共之,假使 蘇張更生,酈叟復出,猶撫其背而折其辭,豈足下幼生所能移乎?」蔣幹也很明智,他見周瑜態度如此堅決,便只是含笑而坐,「終無所言」。不僅如此,他回去見曹操時還「稱瑜雅量高致,非言辭所間。」用今天的話來說,這是一次不成功的訪問,雙方都既無所得,也無所失。蔣幹自始至終都顯得高雅、穩重,不失名士風度,哪有一點昏憒糊塗、被人家牽著鼻子走的蠢相呢?
然而,到了羅貫中的筆下,蔣幹卻顯得氣粗心浮,愚而自用。他先是大大咧咧,自以為是,到了周瑜面前卻拿不出任何本事,時而「愕然」,時而「大驚」,時而「面如土色」, 處處被動,真是又可笑又可憐。羅貫中的藝術虛構是精彩的,但他筆下的蔣幹,卻與歷史人物蔣幹太不相同了!
當然,羅貫中的虛構並非憑空而來。一方面,歷史上確有蔣幹奉曹操之命去遊說周瑜之事 ﹔另一方面,元代的《三國志平話》已經把蔣幹寫成了一個言大而誇的蠢材,說他到江東一無所獲,卻中了黃蓋的反間計和詐降計,害得曹操吃了大虧,結果被眾文武亂刀砍死。羅貫中在這樣的基礎上,按照自己「尊劉貶曹」的思想傾向,作了新的藝術處理,塑造了一個獨特的蔣幹形象。數百年來,這個形象已經深入人心,而熟悉三國歷史的人們卻覺得他「似是而非」,覺得羅貫中為了觀念而改變了史實,替蔣幹感到委屈。我想,對於古代歷史演義作者來說,這樣作並不奇怪。當然,如果今天的歷史小說、歷史劇作者要來寫蔣幹,那又是另一回事了。
歡迎光臨 AGAMES 討論區 (http://forum.agames.hk/)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