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GAMES 討論區

標題: [轉貼]天文小百科之黑洞及星系 (Black Holes And Galaxies) [打印本頁]

作者: lamxdxd    時間: 2009-4-7 13:16:54     標題: [轉貼]天文小百科之黑洞及星系 (Black Holes And Galaxies)

不規則星系 (Irregular Galaxy)
形狀不規則,擁有氣體、塵埃與不同年紀的恆星。它們一般比較細小和暗,因此很難被發現。例如大麥哲倫星系 (Large Magellanic Cloud) 與小麥哲倫星系 (Small Magellanic Cloud) 與銀河系的距離很近。
內事件穹界 (Inner Event Horizon)
在此邊界內沒有任何東西能夠逃脫。
外事件穹界 (Outer Event Horizon)
在此邊界內所有東西都會被旋轉的時空拖曳著。
本星系團 (Local Group)
星系並非胡亂地散佈,而是趨向於成群出現。我們銀河系身處的本星系團 (Local Group) 是很細小,直徑約為 6 百萬光年,由二十多個星系組成 (包括仙女座星系獅子座 I 星系大麥哲倫雲) 的星系群。
史瓦西半徑 (Schwarzschild Radius)
史瓦西黑洞事件穹界的半徑,即臨界半徑。恆星的質量越大,其史瓦西半徑越大。例如:一個太陽質量的黑洞史瓦西半徑約為 3 km。恆星必需收縮至小於其史瓦西半徑 (臨界半徑),方能成為黑洞。
史瓦西黑洞 (Schwarzschild Black Hole)
德國天文學家和物理學家史瓦西 (Schwarzschild, Karl)(1873-1916)發現當死亡恆星核心的質量超過約 2-3 太陽質量,星核在重力下不斷收縮;即使中子簡併壓力 (neutron degeneracy pressure) 亦不能對抗重力,超越核子物質的密度,密度接近無限大。不自轉的恆星最後收縮成為史瓦西奇點 (Schwarzschild singularity)。
功層 (Ergosphere)
兩事件穹界之間的區域。進入這區域的粒子會被一分為二:一顆墮入黑洞,另一顆則以較高的能量被射出。
克爾黑洞 (Kerr Black Hole)
紐西蘭數學家克爾描述的一個自轉黑洞的廣義相對論方程解。
事件穹界 (Event Horizon)
圍繞著奇點的邊界,所有物體進入這邊界內便永不能逃脫,連光線也不例外。
重力紅移 (Gravitational Redshift)
光波逃離強大的重力場 (例如中子星) 後能量減低,因為波長增加而出現紅移現象,這是廣義相對論預測的結果。對於質量相同的恆星來說,恆星的體積越小,其表面重力越強,恆星收縮時,表面所放的光的重力紅移相應增大。
星協 (Association)
數十至數千顆年輕星球散佈在一個頗大的範圍,向同一方向運動﹔星協中的恆星可能在同一星雲中誕生,在太空中仍未分散。主要位於銀河系旋臂中含氣體和塵埃的區域內。

作者: lamxdxd    時間: 2009-4-7 13:23:20

星族 (Stellar Population)
科學家以年齡把恆星區分為兩大類:
星族 I (Population I):大部份恆星屬於銀盤部份,較年輕和含有較多 (約2-3%)「重原素」(比氫和氦重的原素)。例如太陽是星族 I 的恆星,獵戶座星雲M 42中的年輕恆星是極端的星族 I 恆星,類似恆星只在旋臂內出現。
星族 II (Population II):大部份恆星屬於球狀部份,較年老和含有很少 (約0.1%)「重原素」。例如紅巨星,亦包括一些出現於銀暈部分,含有極少金屬物質的極端星族 II 恆星。
活躍星系 (Active Galaxy)



輻射的能量遠多於正常星系,它們有很強的紅外線、紫外線及 X 射線輻射。輻射能量總是來自星系的核心。這些星系可能是超級黑洞塞佛特星系,或是電波星系 (例如3C 236)。
旋渦星系(Spiral Galaxy)



含有大量氣體、塵埃和又熱又亮的恆星,形成旋臂結構的扁平狀星系,恆星的種類較多。例如仙女座大星系M 31就是一個離我們最近 (約二百二十萬光年) 的巨型旋渦星系。一般來說,旋渦星系有明顯的銀盤部份,而且很亮,因此較容易找到,在已知的星系中,大概有三分之二是旋渦星系,但它們只是所有星系的一小部份。我們的銀河系不就是最著名的旋渦星系嗎?
旋臂 (Spiral Arm)
旋渦星系中從核心伸延至邊緣的長形的旋渦結構,上面佈滿亮星、星團、氣體及塵埃。由於星雲中的塵埃阻擋了可見光,我們只可用無線電的波段探測旋臂的結構。
棒旋星系 (Barred Spiral Galaxy)
大約 20% 的旋渦星系旋臂近核心部份呈現棒狀。例如NGC 1365M 58

作者: lamxdxd    時間: 2009-4-7 13:24:20

超星系團 (Supercluster)
其實星系團也趨向於成群出現,形成所謂的超星系團,擁有數以千計的星系,綿延超過 100 Mpc。我們身處的本星系團是本星系超集團 (Local Supercluster) 的一部份。宇宙中其他星系也並非胡亂地散佈著,而是位於超星系團中的星系團裏。
超級黑洞理論(Supermassive Black Hole Theory)
活躍星系的核心可能存在質量極大的黑洞 (由幾百萬至幾十億太陽質量) 跌進黑洞的物質形成巨大吸積盤,沿著轉軸的兩個方向拋射高能的帶電粒子,造成雙瓣射電源
矮橢圓星系 (Dwarf Elliptical Galaxy)
可能只有數千萬顆恆星,它們很像球狀星團,而且在宇宙中十分普遍。但由於它們的光度很低,所以不容易被發現。例如M 32
矮橢圓星系 (Dwarf Elliptical Galaxy)
可能只有數千萬顆恆星,它們很像球狀星團,而且在宇宙中十分普遍。但由於它們的光度很低,所以不容易被發現。例如M 32
塞佛特星系(Seyfert Galaxies)



威爾遜山天文台的科學家塞佛特發現一些核心特別亮的旋渦星系,細小核心的亮度在很短的時間內產生變化 (可短至約 100 秒),星系核心的能量來源一定非常細小。例如[url=http://ned]NGC 7674[/url]。
銀河系 (Milky Way Galaxy)
我們的太陽系身處的星系。大約橫跨十萬光年,自轉速度約為 200-300 km/s,而太陽環繞銀河系的中心旋轉 (週期IMG SRC="image5.jpg">2.4×108 年) 。銀河系擁有大約 2×1011 顆不同年齡和種類的恆星
銀盤部份 (Disk Component)
包含著星系內大部份氣體和塵埃,集中在一個平面上。


[ 本帖最後由 lamxdxd 於 2009-4-7 13:25 編輯 ]
作者: lamxdxd    時間: 2009-4-7 13:25:53

銀暈 (Halo)
年老和低質量的主序星和巨星很稀疏地散佈在一個很大的球狀範圍,內裏還有球狀星團(globular cluster),但幾乎沒有氣體和塵埃。
橢圓星系(Elliptical Galaxy)



呈球狀或橢圓狀,內裏很少氣體和塵埃,卻有大量年老低質量的恆星。銀盤部份不明顯,或者完全沒有。例如M 87是一個巨型橢圓星系。還有M 49M 105等。
臨界半徑 (Critical Radius)
當天體收縮到這個半徑時,重力紅移變得無限大 (光波逃離這些天體時失去所有能量)。
雙瓣射電源 (Double-Lobed Radio Source)



一個星系在兩塊發射強烈無線電波的瓣中間。兩塊瓣通常比星系大,是一些被星系核心拋射出來的高能帶電粒子組成的。例如3C 388天鵝座A 星 (Cygnus A)。





歡迎光臨 AGAMES 討論區 (http://forum.agames.hk/)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