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GAMES 討論區

標題: [轉貼]家家有本“隆中对” [打印本頁]

作者: lamxdxd    時間: 2009-5-3 14:16:49     標題: [轉貼]家家有本“隆中对”

三顾茅庐

       一说起“隆中对”,大家很自然就会想到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的故事。很多人都会朗朗上口地背诵起来,的确正是由于诸葛亮的“隆中对”,才给子刘备集团带来了机遇,指明了以后的发展方向。由一个东奔西走、力量嬴弱、不成气候的小集团,一下发展成为力量雄厚、势力庞大、鼎力三国的大股东,这一切应该归功于“隆中对”中天才般的预见。诸葛亮恰如其分地分析了当时的时局,对比敌、我实力,同时归纳出那些势力可以为援的,那些势力可以利用的。正因为刘备集团基本执行了这种战略,才有了后来的蜀汉王朝。人们常常用“未出茅庐,已知天下三分”来形容诸葛亮“隆中对”的远见卓识。
   
     其实,在东汉末年的各路诸侯中,很多势力都有各自的“隆中对”。曹魏是由荀彧提出来的,东吴则是鲁肃,袁绍也有沮授提过的,可惜没用使用。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曹魏的“隆中对”:

     公元195年,汉献帝刘协,在车骑将军张济护送下东归弘农。后西凉集团反复,欲劫刘协回长安。刘协急奔,渡黄河向北,驻白波帅李乐营,进至安邑。公元196年,兴义将军杨奉送刘协东归洛阳。

     曹操集团面临第一次关键的抉择,这时荀彧进言,建议曹操“奉主上以从民望,大顺也;秉至公以服雄杰,大略也;扶弘义以致英俊,大德也。天下虽有逆节,必不能为累。”同时还说“若不早图,人将先我而为之矣。”另在《三国演义》中的“挟天子以令诸侯”当然这话是曹操的对手说的,毛介也提出“奉天子以令不臣,修农耕,畜军资”。不管是“挟天子以令诸侯”还是“奉天子以令不臣”说法不同,但目的只有一个,控制东汉政权为我所用。曹操正是利用了这一点才逐步发展壮大起来的。

     第二次是在官渡之战的前后,荀彧、郭嘉进言。两人全面地分析了,曹操、袁绍双方的优势利弊,荀彧说:“画地而守,扼其喉而不得进。情见势竭,必将有变,此用奇之时,不可失也。”郭嘉能正确对待孙策欲袭许昌的传言,同时坚定了曹操决战决胜的信心。最终曹操采纳了两人的建议,赢得“官渡之战”的辉煌胜利,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

     无独有偶,在曹操准备“奉天子”之时。袁绍集团中的沮授向袁绍进言:“将军弱冠登朝,则播名海内;值废立之际,则忠义奋发;单骑出奔,则董卓怀怖;济河而北,则勃海稽首。振一郡之卒,撮冀州之觽,威震河朔,名重天下。虽黄巾猾乱,黑山跋扈,举军东向,则青州可定;还讨黑山,则张燕可灭;回觽北首,则公孙必丧;震胁戎狄,则匈奴必从。横大河之北,合四州之地,收英雄之才,拥百万之觽,迎大驾于西京,复宗庙于洛邑,号令天下,以讨未复,以此争锋,谁能敌之?比及数年,此功不难。”郭图也说过“绍迎天子都邺会”的主张,可惜的是袁绍根本没有使用,等到“太祖迎天子都许,收河南地,关中皆附。绍悔,欲令太祖徙天子都鄄城以自密近,太祖拒之。”袁绍这时才真的后悔了。秦末的项羽不用范增,使刘邦成就大汉天下。袁绍不用沮授,终败曹操之手。

     东吴的“隆中对”是由鲁肃提出来的,当时孙权“思为恒、文之事”,虚心向鲁肃讨教,鲁肃说道:“汉室不可复兴,曹操不可卒除。为将军计,惟有鼎足江东,以观天下之衅。规模如此,亦自无嫌。何者?北方诚多务也。因其多务,剿除黄祖,进伐刘表,竟长江所极,据而有之,然后建号帝王以图天下,此高帝之业也。”

     鲁肃版的“隆中对”与诸葛亮的“隆中对”有很多相似之处,鲁肃的“汉室不可复兴”与诸葛亮的“霸业可成,汉室可兴”其本质上没有矛盾。“霸业”是指刘备的霸业,“汉室”并非是东汉汉献帝的“汉室”,而是“帝室之胄”刘备的“汉室”。鲁肃的“曹操不可卒除”与诸葛亮的“今曹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如出一辙。诸葛亮为刘备制订的是先夺荆襄之地为基础,在图西川益州的战略规划,鲁肃则替孙权制订了争夺荆襄之地,扼据长江而守,伺机进取中原的战略计划。然而,鲁肃自己也没有料想到刘备集团的崛起,成为东汉末年的第三种势力,与诸葛亮相比目光稍逊一筹。鲁肃也提及“建号帝国以图天下 ”的最终目标,但规划的重心是“竟长江所极,据而有之”。这一点为江东孙吴集团后来的实践充分地证明了




歡迎光臨 AGAMES 討論區 (http://forum.agames.hk/)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