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的研究指出,在看到不同臉部表情的時候,大腦皮質及下皮質的部位會有激發的現象,例如杏仁核(amygdala)就對表達害怕的臉部表情敏感,且它的活動會伴隨著梭狀回(fusiform gyrus) 和枕葉臉部區域(occipital face areas)的活動。而梭狀回的活動已被證實會被臉部表情所左右;另一方面,杏仁核則是與認知臉部表情背後所代表的意義相關。不過情緒的表達與認知表情意義之間的機制,目前還不是很瞭解。
Nouchine Hadjikhani及Beatrice de Gelder利用fMRI作為偵測的工具,讓受試者觀看圖片,圖片中的人物臉部表情都不可見,分別表現出一般情況下與受驚嚇時的一些身體姿勢。在他們的實驗結果當中發現到,在看到受到驚嚇的身體姿態時,梭狀回及杏仁核的活動都有明顯的增加,而右邊的杏仁核其活動又比左邊的杏仁核要來的活躍,他們初步證實了處理臉部表情與身體語言的訊息可能是在同一個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