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GAMES 討論區

 找回密碼
 快速註冊
搜索
查看: 1902|回復: 6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第二次世界大戰歷史 (1) Gm come see and people [複製鏈接]

Rank: 2

帖子
65
EXP
86 點
金幣
70 個
好友
0
註冊時間
2009-6-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於 2009-11-3 18:41:34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同盟國
衣索比亞中國捷克斯洛伐克波蘭英國印度法國澳洲紐西蘭南非加拿大挪威比利時荷蘭埃及希臘南斯拉夫蘇聯美國菲律賓墨西哥巴西義大利羅馬尼亞保加利亞芬蘭
軸心國
日本德國斯洛伐克義大利保加利亞克羅埃西亞芬蘭匈牙利 · 伊拉克羅馬尼亞泰國滿洲國義大利社會共和國



























[ 本帖最後由 michaelleung 於 2009-11-4 14:41 編輯 ]
Alta Multimedia - Facebook:http://www.facebook.com/altahkmm

Rank: 2

帖子
65
EXP
86 點
金幣
70 個
好友
0
註冊時間
2009-6-5
2
發表於 2009-11-3 18:42:44 |只看該作者
時間線        
序幕
       
亞洲 • 歐洲
1939年
       
入侵波蘭 • 假戰 • 冬季戰爭 • 大西洋海戰
1940年
       
丹麥及挪威 • 荷蘭戰役 • 比利時戰役 • 法國戰役 • 不列顛空戰 • 利比亞及埃及 • 英屬索馬利亞蘭 • 波羅的海國家 • 比薩拉比亞及布科維納北部 • 入侵法屬印度支那 • 入侵希臘 • 羅盤行動
1941年
       
東非戰場 • 入侵南斯拉夫之戰 • 南斯拉夫戰線 • 希臘戰役 • 克里特島戰役 • 入侵蘇聯 (巴巴羅薩作戰) • 繼續戰爭 • 中東戰場 • 基輔戰役 • 列寧格勒圍城戰 • 莫斯科戰役 • 塞瓦斯托波爾圍城戰 • 珍珠港事件
1942年
       
長沙 • 珊瑚海海戰 • 中途島海戰 • 史達林格勒戰役 • 第二次阿拉曼戰役 • 火炬行動 • 瓜達爾卡納爾島戰役
1943年
       
結束在非洲 • 阿留申群島戰役 • 庫爾斯克會戰 • 斯摩棱斯克戰役 • 索羅門群島 • 入侵西西里 • 下第聶伯河攻勢 • 入侵義大利 • 吉爾伯特及馬紹爾群島
1944年
       
卡西諾及安濟奧 • 納爾瓦戰役 • 一號作戰 • 諾曼第戰役 • 馬里亞納群島及帛琉 • 巴格拉基昂行動 • 利沃夫-桑多梅日攻勢 • 華沙起義 • 雅西-奇西瑙攻勢 • 貝爾格勒攻勢 • 解放巴黎 • 哥德防線 • 市場花園行動 • 弩弓行動 • 直射行動 • 拉布蘭戰役 • 布達佩斯攻勢 • 雷伊泰灣海戰 • 突出部之役
1945年
       
維斯瓦河-奧德河攻勢 • 硫磺島戰役 • 沖繩島戰役 • 義大利最後的攻勢 • 柏林戰役 • 布拉格攻勢 • 布達佩斯戰役 • 德國投降 • 八月風暴行動 • 菲律賓解放 • 廣島及長崎原子彈爆炸 • 日本投降
特殊題目        
其他方面
       
北美地區 • 閃電戰 • 各國軍銜 • 密碼學 • 大後方 • 勳章 • 武器裝備 • 軍火生產 • 科技 • 總體戰
戰後影響
       
驅逐德國人 • 回形針行動 • 佔領德國 • 摩根索計畫 • 領土變遷 • 蘇聯佔領: 羅馬尼亞, 波蘭, 匈牙利, 波羅的海國家 • 同盟國軍事佔領日本 • 第一次印度支那戰爭 • 冷戰 • 非殖民化 • 當代文化
平民所受的殘暴對待
       
盟軍戰爭罪行 • 德國戰爭罪行 • 義大利戰爭罪行 • 日本戰爭罪行 • 蘇聯戰爭罪行 • 美國戰爭罪行 • 猶太人大屠殺 • 遭受轟炸的平民 • 1943年孟加拉飢荒

Rank: 2

帖子
65
EXP
86 點
金幣
70 個
好友
0
註冊時間
2009-6-5
3
發表於 2009-11-3 18:44:37 |只看該作者
珍珠港事件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珍珠港事件
第二次世界大戰太平洋戰爭的一部分

美艦亞利桑那號
美艦亞利桑那號在被日本的炸彈擊中之後燃燒了兩天。一部分的船已經被打撈。但至今仍然有殘骸留在珍珠港的下方。現在亞利桑那號的裂縫大約每天會漏出一夸脫的油。
日期:         1941年12月7日
地點:         夏威夷群島瓦胡島上的珍珠港
結果:         日本決定性勝利。德、義對美宣戰。美國正式對軸心國宣戰、太平洋戰爭爆發。歐、亞二大戰場合流。
起因:         
領土變更:      
參戰方
US flag 48 stars.svg 美國         Flag of Japan.svg 大日本帝國
指揮官
Flag of the United States.svg 赫斯本德·基梅爾
Flag of the United States.svg 沃爾特·肖特         Naval Ensign of Japan.svg 南雲忠一
Naval Ensign of Japan.svg 淵田美津雄
兵力

8艘戰列艦
6艘巡洋艦
29艘驅逐艦
9艘潛艇
約390架飛機         6艘航空母艦
2艘戰列艦
3艘巡洋艦
9艘驅逐艦
5艘袖珍潛艇
414架飛機
傷亡
2,403人陣亡
5艘戰列艦被擊沉
3艘戰列艦受損
3艘巡洋艦被擊沉
3艘驅逐艦被擊沉
188架飛機被摧毀
155架飛機受損         29架飛機被擊落
55名飛行員陣亡
5艘袖珍潛艇被擊沉
9名潛艇乘員陣亡
1名潛艇乘員被俘
顯示▼隱藏▲
檢 • 論 • 編 • 歷
太平洋戰區 1940-42
法屬印度支那 – 瑙魯 – 泰國 – 馬來亞 – 珍珠港 – 香港 – 菲律賓 – 關島 – 威克島 – 馬紹爾群島-吉爾伯特群島 – 荷蘭東印度 – 新畿內亞 – 新加坡 – 澳大利亞 – 印度洋 – 空襲東京 – 所羅門群島 – K號行動 – 珊瑚海 – 中途島 – 史帝芬要塞 – Lookout Air Raids
顯示▼隱藏▲
檢 • 論 • 編 • 歷
太平洋戰區
珍珠港 – 馬紹爾群島-吉爾伯特群島突襲 – 空襲東京 – 珊瑚海 – Ry – 中途島 – 所羅門群島 – 阿留申群島 – 吉爾伯特及馬紹爾群島 – 馬里亞納群島及帕勞 – 硫磺及硫球群島

珍珠港事件又稱珍珠港事變、偷襲珍珠港、珍珠港戰役等;日本稱真珠灣攻擊,行動代號登上新高山(指台灣玉山)1208[1],是1941年12月7日清晨,日本聯合艦隊發動大批軍機和微型潛艇突襲美國太平洋艦隊位於珍珠港的海軍基地,以及美國陸軍和海軍在夏威夷歐胡島上的軍用機場之事件。這次襲擊正式將美國捲入第二次世界大戰,它也是繼19世紀中的美墨戰爭之後,第一次有另一個國家對美國領土發動攻擊。
目錄
[隱藏]

    * 1 概述
    * 2 襲擊過程
    * 3 戰略意義
          o 3.1 背景
          o 3.2 直接結果
          o 3.3 長期影響
          o 3.4 美國的回答
    * 4 歷史意義
    * 5 後續
    * 6 關於美國預先知道的爭論
    * 7 關於珍珠港事件的電影
    * 8 注釋
    * 9 相關條目
    * 10 外部連結

[編輯] 概述
一艘擱淺的日軍袖珍潛艇殘骸

11月26日,一支由六艘航空母艦為主力的艦隊在日本海軍中將南雲忠一的指揮下離開日本開往珍珠港。途上艦隊保持徹底的無線電靜默。除這六艘航空母艦外日本艦隊還包括兩艘戰列艦、三艘巡洋艦、九艘驅逐艦和三艘潛艇。此外還有八艘油輪和兩艘驅逐艦只開到北太平洋等候。

12月7日早晨,該艦隊的飛機轟炸了歐胡島上所有的美軍機場和許多在珍珠港內停泊的艦艇,包括那裡的戰列艦。地面上幾乎所有飛機被摧毀,只有少數飛機得以起飛和還擊。12艘戰列艦和其它艦船被擊沉或損壞。188架飛機被摧毀,155架被破壞,2403名美國人喪生。僅亞利桑那號戰列艦爆炸沉沒時就有上千人死亡。

這次戰鬥的第一炮和第一個犧牲者是美國一條驅逐艦對日本的一艘微型潛艇的攻擊。那艘微型潛艇被擊沉。日本一共出動了五艘微型潛艇,它們打算在空襲開始後對美國船隻施放魚雷,五艘潛艇都沒有安全返航,其中只有四艘後來被找到。這五艘船上的十名水手中只有一人倖存,酒卷和男被俘,他是美國在二戰中的第一個俘虜。

日本參加這次襲擊的航空母艦是赤城號(旗艦)、加賀號、蒼龍號、飛龍號、翔鶴號和瑞鶴號。這六艘航空母艦一共可以裝載441架飛機,其中包括戰鬥機、魚雷轟炸機、俯衝轟炸機和水平轟炸機,其中29架被毀(其中零式艦上戰鬥機遭艦上對空0.50機槍擊落僅兩架,但遭反擊的兩架P-40共擊落8架。)。這些飛機分兩波攻擊。南雲中將決定放棄第三波攻擊而將主力撤回。
[編輯] 襲擊過程

根據當事人報道和後來美國和日本軍方發表的軍事文件襲擊珍珠港的過程如下:

    * 3:42:一美國掃雷艇禿鷹號在檀香山港前發現一個潛望鏡。
    * 6:00:距珍珠港370海里的航空母艦企業號從370海裡外派出18架偵察機飛往珍珠港。
    * 6:10:南雲中將得到攻擊的命令後下令第一波起飛。日本艦隊此時位於歐胡島北220海里。
    * 6:20:第一波的183架轟炸機和戰鬥機起飛飛向珍珠港。(這些戰鬥機飛行員全部未攜帶降落傘)
    * 6:30:一艘美國供給船在珍珠港外發現一艘潛艇。這個發現被傳遞給一艘美國沃德號驅逐艦,一架偵查機被遣往當地。
    * 6:45:沃德號驅逐艦向潛艇發動攻擊。潛艇被艦上的3吋炮擊中指揮艙而沉沒。
    * 6:53:沃德號驅逐艦報告攻擊潛艇。
    * 7:02:位於歐胡島北部的一個雷達站在島被132海里處發現不明飛機。
    * 7:10:雷達站向空防司令部報告發現不明飛機的消息。
    * 7:15:攻擊潛艇的報告到達美軍司令部。與此同時167架第二波日本飛機起飛。
    * 7:20:美軍空防司令部認為不明飛機是從本土來的B-17轟炸機,他下令雷達站關閉。
    * 7:40:第一波到達歐胡島北岸。
    * 7:49:第一波指揮官下達攻擊令。
    * 7:53:第一波指揮官向南雲發送「虎!虎!虎!」的消息報告偷襲成功。
    * 7:55—8:25:由魚雷轟炸機和俯衝轟炸機進行的第一波攻擊。
    * 7:58:美國海軍向所有船隻發出警告:「珍珠港受空襲,這不是演習!」

日軍魚雷攻擊機正從翔鶴號航空母艦上起飛
從日機上拍攝的攻擊開始的情景
亞利桑那號戰列艦前彈藥艙被日機投擲的炸彈直接命中,由此引發的大爆炸導致了艦上逾千人喪生

    * 8:00:從美國本土來的B-17轟炸機和從企業號起飛的偵察機同時到達珍珠港,但他們毫無準備,因此無法插手。
    * 8:02:內華達號戰列艦開始對從右舷攻擊的飛機開火。兩架飛機被擊落。內華達號在尾部受一條魚雷。
    * 8:08:KGMB電台中止其節目號召所有軍人回到他們的崗位上去。
    * 8:10:亞利桑那號戰列艦前部彈藥庫中彈爆炸,亞利桑那號在9分鐘內沉沒,80%船員陣亡。
    * 8:12:夏威夷最高指揮官沃爾特·肖特向整個太平洋艦隊和華盛頓報告:「與日本的戰鬥由一次向珍珠港的襲擊開始。」
    * 8:17:美國驅逐艦海爾姆號是第一艘開始對珍珠港內潛艇攻擊的美國船隻。
    * 8:26:檀香山的救火隊報告三人死亡和六人受傷(可能是被防空炮的子彈擊中)。
    * 8:39:一架水上飛機在港內發現一艘潛艇並對它開火。
    * 8:40—9:15:轟炸機的攻擊。
    * 8:40:一艘美國驅逐艦與一艘日本潛艇相撞並開始投深水炸彈。潛艇受傷後上浮。一個地方電台報道日本空襲。
    * 8:50:第二波攻擊指揮官下攻擊令。
    * 8:54:第二波攻擊開始。54架轟炸機和78架俯衝轟炸機進行攻擊,36架戰鬥機保護制空權。
    * 9:00:一艘荷蘭的遠洋輪是第一個參加戰爭的同盟者。
    * 9:15—9:45:俯衝轟炸機進攻。內華達號是唯一試圖逃出珍珠港的戰列艦,但它多次中彈後不得不在沙灘上擱淺以防止船沉沒堵塞整個港口。
    * 9:30:港外和島北的船隻受到攻擊。
    * 從9:45開始:進攻減弱。
    * 10:00:第一波飛機回到停在島北180海里的艦隊。
    * 11:15:夏威夷總督在電台中宣布整個夏威夷領地進入戒嚴狀態。
    * 11:46:有人報告日軍在歐胡島登陸。
    * 12:10:美國偵察機飛向島北但未能發現任何敵機或敵艦。
    * 12:35:三架P-40戰鷹從未受損的跑道起飛應戰。
    * 12:40:夏威夷總督和美國總統同意在夏威夷引入戰時法並建立軍政府統治。
    * 13:00:日軍飛行隊隊長與南雲中將討論進行第三波攻擊的可能性。
    * 13:30:南雲下令返航。
    * 16:25:夏威夷總督簽署戰時法。

[ 本帖最後由 michaelleung 於 2009-11-4 14:43 編輯 ]

Rank: 2

帖子
65
EXP
86 點
金幣
70 個
好友
0
註冊時間
2009-6-5
4
發表於 2009-11-3 18:45:21 |只看該作者
戰略意義
美軍戰列艦遇襲
圖中西弗吉尼亞號(左前)、亞利桑那號(右)受損嚴重

襲擊珍珠港的目的是為了(至少暫時)消滅美國海軍在太平洋上的主力。山本五十六本人認為一次成功的襲擊只能帶來一年左右的戰略優越性。從1931年開始日本與中國(當時為中華民國政府)交戰,此前日本佔領了滿洲。從1941年1月日本開始計劃襲擊珍珠港以取得戰略優勢,經過一些海軍內部的討論和爭執後從年中開始日本開始為這次行動做訓練。

日本計劃的一部分是在襲擊前(而且必須在襲擊前)中止與美國的協商。到12月7日為止,日本駐華盛頓大使中的外交官一直在與美國外交部進行很廣泛的討論,包括美國對日本在1941年夏入侵東南亞的反應。襲擊前日本大使從日本外交部獲得了一封很長的電報,並受令在襲擊前(華盛頓時間下午一時)將它遞交國務卿科德爾·赫爾。但大使人員未能及時解碼和打印這篇很長的國書。最後這篇宣戰書在襲擊後才遞交給美國。這個延遲增加了美國對這次襲擊的憤怒,它是羅斯福總統將這天稱為「一個無恥的日子」的主要原因。山本上將似乎同意這個觀點。在日美合拍的電影虎!虎!虎!中他被引用說:「我恐怕我們將一個沉睡的巨人喚醒了,現在他充滿了憤怒。」這句話山本本人可能從未說過,即使如此他似乎的確如此感覺。

實際上,這篇國書在日本遞交美國前就已經被美國解碼了。喬治·馬歇爾在讀過這篇國書後立刻向夏威夷發送了一張緊急警告,但由於美軍內部傳送系統的混亂這篇電報不得不通過民用電信局來傳達。在路上它失去了它的「緊急」標誌。襲擊數小時後一個年輕的日裔美國郵遞員將這張電報送到美軍司令部。
[編輯] 背景

1941年間,中日戰爭已經打了四年,日本陷入中國戰場的泥沼當中,四年來耗費大量資源但無所進展,日本為奪取更多戰略物資必須另闢戰場,於是從1941年中開始向東南亞發展,此舉引起了這個地區主要強國的不安,十年來這些國家對日本的發展的不滿頂多局限於遞交外交抗議書,但1941年7月美國、英國和荷蘭殖民政府對日本宣布禁止向日本運輸戰略物資(此政策別稱ABCD包圍網,乃取美、英、中、荷四國之英文縮寫而成),尤其是鋼和石油。這一步對日本的經濟和軍事都有威脅,其目的是迫使日本限制它在東南亞的活動,回到談判桌邊。羅斯福下令讓艦隊駐紮在珍珠港(由於它離日本比美國西海岸要近得多,因此它對日本是一個直接威脅)也是這個目的。羅斯福認為這個決定是如此重要,以至於當理查遜上將對這個決定提出抗議時,他將理查遜解職。但美國和其它國家的反應似乎只是加強了日本軍方的決定,佔領和利用這個地區。日本的石油產量很小,而提煉的石油的儲藏更少,因此禁運對日本是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日本政府決定佔據亞洲(參考大東亞共榮圈),尤其是東南亞的資源作為對禁運的回答。他們不能假設,假如他們開始行動了,美國會在一旁袖手旁觀。這是山本五十六考慮事前消滅美國在太平洋的力量的原因。

他襲擊珍珠港的海軍基地的主意是實現這個戰略目的中的一個戰術步驟。日本資料顯示山本於1941年初開始考慮襲擊珍珠港。數月後,在做了一些預先考察後,他被批准開始準備這個行動。日本海軍內部有強烈的反對這樣一個行動的力量。山本威脅,假如這個行動被中止的話,他將引退。1941年夏,在一次由昭和天皇親自出席的帝國會議上,這個行動正式被批准。11月,在另一次天皇親自出席的帝國會議上,出兵太平洋的決定被批准。在11月的會議上還決定,只有在美國完全同意日本主要要求的的情況下才放棄這次行動。
[編輯] 直接結果

就其戰略目的而言,對珍珠港的襲擊從短期和中期的角度來看是一次輝煌的勝利,它的結果遠遠超過了它的計劃者最遠的設想,在整個戰爭史上,這樣的成果也是很罕見的。在此後的六個月中,美國海軍在太平洋戰場上無足輕重。沒有美國太平洋艦隊的威脅,日本對其它列強在東南亞的力量可以徹底忽略,此後它佔領了整個東南亞、太平洋西南部(歐、美殖民地;不包括泰國),勢力一直擴張到印度洋。
[編輯] 長期影響

從長期的角度來看珍珠港事件對日本來說是一個徹底的災難。事實上,計劃珍珠港事件的山本上將本人預言即使對美國海軍的襲擊成功,它不會,也不能贏得一場對美國的戰爭,因為美國的生產力實在太高了,抵得過全世界所有國家的生產力之總和。日本的主目標之一是美國的三艘航空母艦,但當時沒有一艘在港內:企業號正在返回珍珠港的路上,列剋星頓號數日前剛剛開出,薩拉托加號正在聖地亞哥維修。世界各地的海軍和其他觀察家都認為,將美國大多數戰列艦創傷作廢是這個戰役的最大的成果,並且這個成果達到了日本所設想的初期戰略目的,即殲滅美國海軍太平洋艦隊,為日本南進消除隱患。沒有了這些戰列艦,美國海軍只有依靠它的航空母艦和潛艇,實際上當時美國海軍只有這些艦船了,而這些艦船也是抵抗日後來反擊日本的主要力量。後來證明將戰列艦摧毀的作用遠比預想的要小得多。此外,日軍執著於攻擊美軍有生戰鬥力量(軍艦、飛機)的破壞,卻忽略了珍珠港的油庫與船塢,也使珍珠港的軍事機能未被實際癱瘓,並且為中途島的慘敗埋下伏筆。山本上將也由於此事對南雲的指揮透露過不滿,其表示南雲中將像一個小偷得手後急急逃跑,沒有抓住機會繼續擴大戰果。

最重要的可能是珍珠港事件立刻將一個本來意見不齊的國家動員起來了。它將美國團結起來,一起要戰勝日本,它可能也是後來盟軍要求無條件投降的原因。有些歷史學家認為,不論當時日本只是擊中了修理蓬還是擊中了航空母艦,對珍珠港的襲擊本身就已經決定了日本戰敗的命運。
[編輯] 美國的回答
羅斯福簽署對日宣戰書

1941年12月8日,美國國會以只有一票反對[2]通過了對日本的宣戰。羅斯福立刻簽署了宣戰書,他稱12月7日為一個「國恥日」。美國政府繼續和加強了軍事動員並開始將其經濟轉化為一個戰時經濟。

一個相關的問題是為什麼納粹德國會於1941年12月11日,在日本襲擊後,立刻對美國宣戰。從軸心國協議來看阿道夫·希特拉沒有這個義務,但還是這樣做了。這更加激怒了美國人民,使美國可以更加明顯地支援英國。這也使美國在太平洋上的軍事回答拖延了一段時間。
[編輯] 歷史意義

這場戰役是有歷史決定性意義的。由於日本未能擊沉美國的航空母艦,它只有一個小的軍事作用。但即使日本擊沉了美國的航空母艦,從長遠角度上來看它還是不能幫助日本。這次襲擊徹底地將美國和它雄厚的工業和服務經濟捲入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導致了軸心國在全世界的覆滅。此後盟軍的勝利和美國在國際政治上的支配性地位都是由此及彼的。

從軍事史的角度來看,對珍珠港的襲擊標志著航空母艦取代戰列艦成為海軍主力的轉折點。但世界海軍強國對這一點一直到後來珊瑚海戰役和中途島戰役後才明白過來。

Rank: 2

帖子
65
EXP
86 點
金幣
70 個
好友
0
註冊時間
2009-6-5
5
發表於 2009-11-3 18:46:10 |只看該作者
後續

雖然,這場襲擊被看做是對美國的一次災難性的攻擊,但美國海軍只徹底損失了五艘船隻。它們是亞利桑那號戰列艦、俄克拉荷馬號戰列艦、一艘老的靶船和兩艘驅逐艦。而且許多可用的物資也從這些船中打撈起來了,包括亞利桑那號的兩門後炮台。四艘被沉船隻後來被打撈並被修復重新使用,其中包括加利福尼亞號戰列艦、西弗吉尼亞號戰列艦和內華達號戰列艦。參加襲擊的22艘日本船艦中只有一艘能在大戰之後倖存。

包括南雲中將船上和空軍領導的許多人說,日本人應該發動第三波攻擊消滅油庫、工廠和船塢。將這些設備銷毀後美國海軍的困難會增加很多,因為最近的海軍設施位於上千公里以外的美洲西海岸上。南雲中將沒有下第三波攻擊有幾個原因:

    * 第二波的損失比第一波大得多,第三波的損失會更加大。
    * 前兩波使用的飛機是預先準備好的,要發動第三波攻擊需要一些時間來做準備,這可能給美國人機會來確定他的艦隊的位置。而且南雲不知道美國航空母艦在什麼地方。
    * 日本飛行員沒有做攻擊珍珠港岸上設施的準備,要做這些準備需要更多的時間。
    * 日本艦隊的燃油已嫌不足,在珍珠港北部多待時間會使得返回時的燃油情況更加加劇。
    * 第三波發起後他們的飛行員可能要到天黑後才能返回。1941年時,航空母艦夜間行動還非常不可靠,而且沒有這樣的經驗。
    * 第二波已經基本完成了行動計劃,打垮了美國的太平洋艦隊。
    * 在一個地方待這麼久的時間是非常危險的。日本艦隊能夠不被發現從日本航行到珍珠港已經非常幸運了。在這裡待的時間再長一些可能會被一艘幸運的美國潛艇或航空母艦發現。

另一個長期以來被討論的問題是日軍在攻擊前一天派出的五艘甲標的袖珍潛水艇的戰果與下落,雖然五艘潛艇確實都損失了,但美軍的戰爭記錄也顯示並非五艘都遭到了發現及獵殺;日方也有甲標的組員在空襲結束後向聯合艦隊回報「攻擊成功」的記錄,都說明了有至少一艘以上的潛艇於攻擊行動中殘存(被認為發出襲擊成功電訊的甲標的,於戰後數十年於珍珠港水道附近的水底污泥中被發現)。此外,傳統上「五艘甲標的全無戰果可言」的說法近年也受到質疑,九零年代時有學者宣稱,他們在利用現代影像分析技術分析日軍第一波攻擊空照圖時發現了疑似潛艇的潛望鏡與魚雷航跡出現在港灣內,從而主張日軍潛艇擊中至少一艘美軍戰艦,不過尚未成為普遍接受的說法。

這次突然襲擊後美國西海岸洲份將日裔美國人關入集中營。美國西岸軍區長官約翰·德威特將軍持有種族歧視的觀點,他聲稱有日裔或日裔後代作為間諜和破壞分子的情報並建議羅斯福下令將他們監禁起來。實際上他並沒有這樣的情報。

1991年,有傳說說日本將正式向美國就珍珠港事件道歉。但這個道歉的實際意義是另一個。日本外交部發表了一個聲明說日本本來打算於華盛頓時間下午一時向美國宣戰,這是襲擊開始前25分鐘。但由於各種拖延導致日本大使無法及時向美國宣戰,結果宣戰是在襲擊後發生。為此日本政府表示道歉。
[編輯] 關於美國預先知道的爭論

從1941年12月8日起一直有關於為什麼美國政府可以被蒙蔽這麼久和美國官方對日本計劃知道多少的爭論。有人說,不同的人(一些理論說羅斯福或其他美國官員以及溫斯頓·丘吉爾和英國人或其他什麼人或所有這些人)事前知道,並可能容忍或甚至促進了它的發生以使美國進入大戰。[3]

但是也有一些研究者認為當時世界主流海戰觀點為戰鬥艦是最主要軍艦為海戰的決定性力量,航空母艦和驅逐艦,潛艇等僅僅是一種輔助軍艦,航空母艦取代戰列艦的作戰方式美國人甚至不如日本人掌握的多,並且即使是日本也仍然是大炮巨艦主義佔據主流。美國決策人不太可能犧牲全部太平洋艦隊來換取國民對戰爭的支持,因為哪怕僅有一顆炸彈扔在珍珠港產生的效果也和艦隊全滅的效果是一樣的,那就是美國本土受到襲擊。而太平洋艦隊的覆滅無論在戰術還是戰略上對美國在當時看來都是難以承受的傷害。造成美國如此慘敗的原因在美國方面主要是一系列的情報彙報失誤及大意造成。

戰後對當時情報的分析確定,當時美國有足夠的情報說明日本打算進攻珍珠港,但由於情報機關配合不當或無能使得這些情報未能被適當使用。

Rank: 2

帖子
65
EXP
86 點
金幣
70 個
好友
0
註冊時間
2009-6-5
6
發表於 2009-11-3 18:46:41 |只看該作者

中國抗日戰爭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一部分

1940年時的日軍佔領區
日期:1937年7月7日1945年9月9日
地點:中國
結果:中國勝利,日本無條件投降[1]
起因:盧溝橋事變
領土變更:
參戰方
中國
中國之外部援助
日本帝國
偽軍
4]5]
[size=110%]





[ 本帖最後由 michaelleung 於 2009-11-4 14:49 編輯 ]

Rank: 1

帖子
20
EXP
20 點
金幣
10 個
好友
0
註冊時間
2009-11-3
7
發表於 2009-11-6 12:42:51 |只看該作者
推推~~~~~~~~~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快速註冊

Archiver|手機版|AGAMES 討論區

GMT+8, 2024-11-10 01:45 , Processed in 0.083088 second(s), 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