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GAMES 討論區

 找回密碼
 快速註冊
搜索
查看: 2012|回復: 6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日本戰國史》日本戰國基本介紹 [複製鏈接]

六級天王會員

請不要打我

Rank: 6Rank: 6

帖子
1962
EXP
2086 點
金幣
1757 個
好友
0
註冊時間
2008-10-1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於 2008-12-4 23:33:08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注意事項 :



前言 :

日本戰國一詞出自甲斐國(今山梨縣大名武田信玄(1521-1573)所制定的分國法甲州法度之次第」第二十條;其開頭就記著「天下戰國之上」。換言之,生處在被後人稱為戰國時代的人們,當時已有「如今是戰國之世」的認知了。
嚴格說來,日本戰國並非正式的歷史名詞,一般用來稱呼室町時代爆發之應仁之亂後到安土桃山時代之間(也有把江戶時代初期列入的說法)百多年間政局紛亂、群雄割據的日本歷史。在這個時代,以幕府和幕府分封在各地的守護職威信下滑,原本輔佐守護的守護代、各地土豪、甚至平民崛起成為大名。各地大名進而稱霸一方甚至於成為掌控天下的「天下人」都成為可能。另外此時日本與歐洲人之間的貿易交流正式展開,基督教和火槍的引進改變了社會和戰爭型態。到了戰國中、後期,過往封建制度下的農奴地主關係也逐漸遭到破壞。以織田信長為首的各國大名逐漸擺脫以往的兵農合一制度,改採以現金僱用職業軍人為其作戰。同時早期各諸侯的國人土豪聯合體制也逐漸轉型成集權獨裁的軍國政體。於是大規模的會戰成為常態,統一的新幕府也自戰火中歷練誕生…。

簡介 :

雖然室町幕府足利義滿之後便分擾不斷:政治上,除了關東的古河公方與幕府之間的對抗外,層出不窮的政治謀殺以及各地諸侯的反抗或私戰破壞了各地的政治生態。社會上,各地爆發的一揆暴動如同一顆顆不定時炸彈,對整個社會秩序造成大小不一的傷害。可是室町幕府從未放棄穩定全國局勢的決心,直到這一切努力因1441年的一場意外引發的全國混戰而化為烏有…。
戰國時代的起始一般以1467年應仁之亂為主,但結束時間則大致上有以下幾種說法:

故在此採用最後一種說法,以完整表述這段歷史。

Alta Multimedia - Facebook:http://www.facebook.com/altahkmm

六級天王會員

請不要打我

Rank: 6Rank: 6

帖子
1962
EXP
2086 點
金幣
1757 個
好友
0
註冊時間
2008-10-12
2
發表於 2008-12-4 23:34:21 |只看該作者
介紹 :

應仁之亂,戰國登場

四職之一、身兼三國守護的赤松滿祐因在京都自宅刺殺將軍足利義教([[嘉吉之亂[[)而遭到亦為四職之一、身兼五國守護的山名宗全率領之部隊討伐並平定。戰後幕府以山名氏平亂有功將赤松氏所屬之三國守護授與山名氏。勢力成長到八國守護的山名氏一躍成為西國的一大勢力。此時三管領之一,身兼八國守護和和泉半國統治權的細川氏面對山名氏的崛起,決定採取聯合山名對抗同為三管領的田山氏的政策。但隨著田山氏的衰退,兩家之間的衝突也浮現出來,尤其在三管領之中的斯波氏和田山氏兩家陸續發生繼承問題後,雙方對立更加嚴重。一直到將軍足利義政長子足利義尚誕生引發繼承風波後,在應仁元年(1467年)1月17日,應仁之亂爆發,各守護分別選邊支持,形成東軍細川聯軍與西軍山名聯軍的大混戰。
戰事一開始,由於東軍爭取到將軍與天皇的支持,且聚集了相對優勢的兵力,因此開戰頭幾個月可說是佔盡優勢。可是到了同年七月,中國地方四國守護大內政弘率領萬餘援助西軍後,整個戰況頓時改觀。加上西軍決定擁立將軍足利義政之弟義視與京都當局相抗衡,讓整個戰局陷入膠著,日後更擴大為全日本的大混戰。隨著兩軍領袖相繼去世和將軍繼承糾紛解決後,兩方決定和解,應仁之亂正式宣告結束。雖然應仁之亂後幕府威信受到重挫,但之後幾任將軍仍試圖重振幕府威信,直到明應之變爆發的前刻。

明應之變,關東大亂

雖說應仁之亂後幕府的影響力大幅喪失,可是歷任將軍仍試圖改變整個局面。不但多次討伐鄰近的細川氏、六角氏等大名,還屢屢頒布爭討令令諸國大名對抗各地方對京都當局具影響力的國主。可畢竟這已經不是將軍強勢的時代了:將軍的詔令除了作為大名奪權的工具外,幾乎無人願意服從。到了1493年,將軍足利義材親自討伐細川氏,反而遭到細川氏策動京都當局罷免其將軍職位。此事史稱明應之變。自此以後室町幕府的威信完全喪失,剩下的也只是大名控制上洛(進入京都)後操控政局的傀儡罷了。
除了近畿動亂不安外,關東的局勢也不甚安穩。當初足利尊氏開創幕府的時候,為了對抗南朝,不得不把幕府設在京都,而在武家的重心關東,尊氏分封自己的兒子於鐮倉,是為鎌倉公方。而以關東管領為輔佐。由於鎌倉公方府與室町幕府的體制非常相似,有小幕府之稱。
室町時代中業,鎌倉公方足利成氏不滿關東管領上杉憲忠,進而將其暗殺。此舉引發關東管領和公方的長期對抗,導致幕府派遣駿河守護今川氏前去討伐而迫使足利成氏移往下總古河,成為初代古河公方。(享德之亂)戰後關東出現得到關東管領上杉氏支持堀越公方足利政知和得到北關東豪族支持的古河公方,彼此對抗了近三十年。日後因山內上杉氏重臣長尾景春叛亂,使扇谷上杉氏趁機擴張自己的力量,促使山內上杉氏選擇和古河公方和解來對抗扇谷上杉氏。而扇谷上杉氏為了對抗山內上杉氏,和伊勢長氏結盟,使兩方又陷入拉鋸戰中。1491年,因堀越公方發生內亂而被伊勢長氏消滅,後北條氏因而實力大增。不久後上杉定正猝死導致扇谷上杉氏轉衰,後北條氏轉而攻擊扇谷上杉氏,並消滅相模三浦氏且佔領小田原城,促成兩上杉聯合對抗後北條氏的新局面。後北條氏二代家督氏綱更入侵武藏國,取代舊有的足利、兩上杉氏,成為關東地區最強的大名。

六級天王會員

請不要打我

Rank: 6Rank: 6

帖子
1962
EXP
2086 點
金幣
1757 個
好友
0
註冊時間
2008-10-12
3
發表於 2008-12-4 23:34:54 |只看該作者
以下剋上,將軍被弒

除了伊勢長氏崛起於關東,成為新時代大名的代表外,日本各地也開始出現以下剋上,甚至成為一方之雄的新強權。在中國方面,出雲守護代尼子氏篡奪守護京極氏實權,日後其大名尼子經久更取代京極氏,成為出雲守護。在尼子經久生前,尼子氏擴張成與大內氏家督,因海外貿易而興盛的大內義興並駕齊驅,勢力達十一國的中國雙雄。在雙雄爭霸過程中,安藝國人毛利元就採取牆頭草的態度,逐漸吸收尼子、大內的力量,日後乘大內氏內亂,在嚴島會戰中擊倒大內氏權臣陶晴賢,成為中國新霸主。此外,美濃守護土岐氏亦遭到重臣長井規秀的驅逐而衰敗,長井規秀日後繼承齋藤氏,改名為齋藤秀龍,也就是織田信長的岳父,齋藤道三。在東海,尾張守護斯波氏亦大權旁落,由守護代岩倉與清洲兩織田氏取而代之,而清洲織田氏旗下重臣織田信定、信秀父子日後取得實權,在織田信長繼承家業後,更完全取代斯波氏、岩倉織田氏與清洲織田氏,成為尾張一國之主。在戰國時代,以下剋上崛起的新興勢力和舊有豪門間的對立從未停歇,但最慘烈的莫過於是將軍足利義輝被弒一事。

六級天王會員

請不要打我

Rank: 6Rank: 6

帖子
1962
EXP
2086 點
金幣
1757 個
好友
0
註冊時間
2008-10-12
4
發表於 2008-12-4 23:36:14 |只看該作者
明應之變中被管領細川氏罷黜將軍一職之足利義材日後得到中國大名大內義興的支持,在成功推翻將軍足利義澄後,改名足利義稙並復職為將軍。因足利義稙無子,故認養前將軍義澄次子足利義維為養子。1518年,大內義興返回所屬領國,失去庇祐的足利義稙不敵管領細川氏而辭去將軍一職,由前將軍義澄長子足利義晴接任。而足利義晴因與管領細川晴元長期失和,在1546年辭退將軍一職,由長子足利義輝接任第13代將軍。足利義輝立志重振幕府聲威,不但多次積極調停諸大名之間的紛爭,更邀請上杉謙信織田信長等大名上洛謁見將軍。此時管領細川氏遭到權臣三好長慶奪權,把幕府當作傀儡而掌握實權,成為當時有力大名之一。三好長慶死後,其重臣松永久秀三好三人眾決定要罷黜將軍足利義輝,擁立足利義維之子義榮為第14代將軍。1565年,叛軍包圍將軍所在之二條御所,雖然足利義輝有名劍客上泉信綱塚原卜傳等人傳授劍術而有劍豪將軍美名,但依舊寡不敵眾而被弒殺。足利義輝死後,室町幕府就此完全失去實權,也失去中興的機會,直到幕府滅亡。

霸王崛起,幕府滅亡

織田信長為尾張國(今愛知縣北部)的大名。他以尾張一國的戰力,在桶狹間以三千軍擊敗領有駿河、遠江、三河三國,率領約兩萬五千大軍的名將今川義元(桶狹間之戰)而崛起。戰後他選擇和鄰國三河的德川家康結盟,把擴張領土的目標放在大名齋藤龍興統治之美濃國上。初期織田信長攻略美濃進度相當遲緩,直到織田信長靠著成功促成齋藤氏重臣美濃三人眾的倒戈,局勢才開始有了轉變。1567年9月,信長攻陷美濃稻葉山城,將稻葉山城改名為岐阜城,並製作天下布武朱印,展開統一日本之路。隔年成功擁立第15代將軍足利義昭,在盟友淺井長政的幫助下,完成上洛的目標。1570年,將軍足利義昭不滿織田信長無視幕府的態度,暗中與本願寺顯如武田信玄上杉謙信毛利元就淺井長政、三好三人眾與朝倉義景等諸大名聯盟,形成所謂的「信長包圍網」,打算聯合對抗並消滅織田信長。
1571年,織田信長以比叡山延曆寺包庇與其敵對之淺井、朝倉兩大名,殺入山中將比叡山延暦寺焚毀,此舉引來武田信玄等人之批評,是信長生前引來較大爭議的事件之一。1572年,武田信玄發動軍隊攻打德川家康的根據地遠江國三河國,以圖進京,並在三方原擊敗德川、織田聯軍(三方原會戰)。隔年5月,武田信玄於信濃國駒場病故,死前決定繼承人是其孫武田信勝,並由信勝之父武田勝賴擔任陣代一職。1573年,織田信長與將軍足利義昭正式決裂,信長強攻幕府所在二條御所,並逮捕義昭,將其流放至河內國若江城,室町幕府宣告滅亡。戰國時代前一百年的室町時代在此劃下句點,日本進入安土桃山時代。

六級天王會員

請不要打我

Rank: 6Rank: 6

帖子
1962
EXP
2086 點
金幣
1757 個
好友
0
註冊時間
2008-10-12
5
發表於 2008-12-4 23:36:48 |只看該作者
安土桃山,二攻朝鮮

幕府滅亡後,信長消滅淺井、朝倉兩家,逼伊勢國司北田具房將家督讓給信長之子北畠具豊,並平定三好、松永等南近畿勢力。不久後織田信長在近江興建安土城,作為織田政權的象徵。1575年,武田勝賴率軍攻擊三河長篠城,與織田、德川聯軍在三河設樂原展開交戰(長篠之戰),戰敗的武田氏折損諸多重臣,衰亡於1582年。武田氏衰退後,信長以近畿為核心,向四周快速擴張,卻在1582年6月2日,遭遇重臣明智光秀的率軍背叛,和嫡長子織田信忠先後戰死。信長重臣羽柴秀吉在得知光秀叛變後立即返回近畿,聯合其他重臣擊敗明智光秀(山崎天王山合戰),並在決定織田氏繼承人之清洲會議上支持信忠之子織田秀信繼位。日後秀吉擊敗反對他的織田舊臣,至此以後織田信長所建立的根基被羽柴秀吉完全接收。之後秀吉在小牧·長久手合戰後和德川家康談和,在石山本願寺的舊址上建大坂城。日後於1585年任關白,1586年受賜姓豐臣並就任太政大臣,奠定豐臣政權。在歷經紀州、四國和九州征伐使長宗我部氏、島津氏降服後,並於1590年包圍小田原城擊敗後北條氏,使東北大名降服,完成統一日本的壯舉。隔年秀吉將關白一職讓與養子豐臣秀次,自稱太閤,以世襲的方式宣示豐臣政權的穩定。
1592年,太閤豐臣秀吉為了平息國內土地不足分封的問題,決定出兵中國。因此秀吉向朝鮮國提出「假道入明」的請求,卻遭到朝鮮國王拒絕,使秀吉決定先併吞朝鮮,再併吞中國。1592年4月,秀吉派遣16萬軍前往朝鮮,文祿之戰因而揭開序幕。日軍在戰爭初期處於優勢,只花一個月便攻陷朝鮮首都京城(今首爾),驅逐朝鮮國王李昖。李昖為了擊退日軍,遣使向宗主國明朝求援,而明朝朝廷很快便派出大軍前去救援,這段期間朝鮮各地出現義軍抗戰,其中以郭再祐、高敬命的抗戰激發了朝鮮軍隊之士氣。1593年1月,明朝鮮聯軍以提督李如松為首擊退日將小西行長,收復平壤,雖在碧蹄館敗於日本名將立花宗茂、小早川隆景,但後來因日軍以宇喜多秀家為首轉攻幸州山城遭遇朝鮮陸軍名將權慄的反攻而大敗,更因為李如松的偷襲而缺糧,迫使日軍退至釜山。此外朝鮮水軍名將李舜臣亦率領朝鮮水軍擊退日本水軍,日軍在海陸受挫的情況下被迫和明朝議和,在1595年,文祿之役在兩方議和下結束。到了1597年,秀吉再次出兵攻打朝鮮,慶長之役展開。日軍為了減低朝鮮水軍的戰力,使用反間計污陷李舜臣,使其被李昖解職。同年2月,明朝再次出兵支援朝鮮,以明末名將麻貴為首與日軍加藤清正等人在蔚山交戰。朝鮮水軍在開戰初期被日軍擊潰,迫使朝鮮再次起用李舜臣抵抗日軍。李舜臣在鳴梁海戰中擊敗日軍主帥來島通總,使局勢開始扭轉。在兩軍對峙之際,1598年7月,太閤豐臣秀吉在京都伏見城病逝,日軍在五大老的命令下開始撤退,同年11月,明朝鮮聯軍於露梁海戰截擊大敗日軍,但李舜臣卻因日本名將島津義弘、立花宗茂等人的攻擊而戰死,日軍成功撤退回國,慶長之役結束。文祿・慶長之役後,豐臣氏消耗過多財力,成為日後德川家康取而代之的主因之一。

Rank: 5Rank: 5

帖子
1798
EXP
1129 點
金幣
47 個
好友
0
註冊時間
2008-11-12
6
發表於 2008-12-12 19:12:29 |只看該作者
你PO泥有咩用=3=:question:

六級天王會員

請不要打我

Rank: 6Rank: 6

帖子
1962
EXP
2086 點
金幣
1757 個
好友
0
註冊時間
2008-10-12
7
發表於 2008-12-17 22:50:18 |只看該作者

回復 6樓 的帖子

http://www.agames.com.hk/viewthr ... &extra=page%3D1
請參考4樓把三國改為戰國就是答案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快速註冊

Archiver|手機版|AGAMES 討論區

GMT+8, 2024-12-26 01:33 , Processed in 0.082085 second(s), 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