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後登錄
- 2011-11-14
- 在線時間
- 1332 小時
- UID
- 16
- 閱讀權限
- 140
- 精華
- 1
- 帖子
- 5052
- 日誌
- 0
- EXP
- 6727 點
- 金幣
- 6300 個
- 註冊時間
- 2008-3-21
- 帖子
- 5052
- EXP
- 6727 點
- 金幣
- 6300 個
- 好友
- 0
- 註冊時間
- 2008-3-21
|
香港電影(又稱港產片)是華語電影的先驅者,因為香港是整個大中華地區最先接觸電影的地方。
華語電影是分割成四個地方發展的: 香港電影、大陸電影、新加坡電影和台灣電影。香港作為英國的殖民地,在政治及經濟上也比大陸及台灣有更大自由,發展成為華語世界(包括海外華人社會)以至東亞電影的製作基地。幾十年來,香港一直是第三大電影工業基地(僅次於荷里活和寶萊塢)和第二大電影出口地。就算1990年代中期開始的電影工業危機,加上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於1997年7月1日收回香港主權,香港電影仍然保持著自身獨有的特色同魅力,繼續在世界電影舞臺上佔有重要地位。
與很多其他電影工業不同,香港電影幾乎沒有政府資助,香港政府更沒有對外來電影實施任何進口限額。因此,香港電影一向都較著重滿足觀衆口味的商業片,像無里頭式喜劇同動作片所主導。同時香港電影也經常「翻炒」:將過往成功的商業電影重拍,或者不斷開拍續集。
同大多數的商業電影一樣,香港電影有一個發展完善的「明星制度」(star system)而這個制度之下的影星亦與廣東歌的歌星重疊。
在西方國家,香港燦爛的流行電影有一班支持者,而現在香港電影亦成為文化主流,滲透在世界每個角落並經常被模仿。香港電影的影響力在近年的荷里活動作電影都可以見到。
歷史
於早期,香港的電影相對中國大陸尤其是當時稱為華語電影之都的上海的電影只是扮演次要的角色。這個時期的香港電影的記錄是鳳毛麟角,學者於500幾齣戰前香港電影只可以找到四齣留存。所以對此時期電影,特別是非華語電影的詳細記錄可謂有限。
萌芽時期
1909年,上海亞細亞影戲公司俄裔美國人賓傑門·布拉斯基的名字鑑於翻譯問題有時會於被釋作 "Polaski" 見在香港攝製故事短片《偷燒鴨》,導演是香港人梁少坡,布拉斯基充當攝影師,演員有梁少坡、黃仲文及黎北海,全片皆在香港拍攝及香港人參與創作,但由於其出品公司不是香港公司,故一般都不會把它視作香港第一齣「故事片」。
被譽為香港第一齣「故事片」的是《莊子試妻》(1913年),此片由華美影片公司(Chinese American Film)出品,華美是布拉斯基和萬維沙(或譯魏恩,Van Velzer)合伙在香港成立的公司,主要拍攝新聞片。《莊子試妻》全片兩本,長約15分鐘,實景拍攝,演員穿著民初服飾,是唯一由黎民偉與布拉斯基的華美製作的電影,影片完成後,布拉斯基返回美國及結束華美的業務。
《莊子試妻》的故事源於粵劇《莊周蝴蝶夢》,導演為黎北海(黎民偉兄長)兼飾演莊子,編劇黎民偉為梁少坡劇社的同事,而黎氏亦被譽為「香港電影之父」,黎氏劇中反串扮演妻子田氏的角色,其妻嚴珊珊擔當配角為田氏的婢女,使她成為中國第一位於中國電影的女演員。此舉被認為是一個里程碑,因為傳統中國反對女性拋頭露面,更打破男女同臺演出的禁忌。
此片完成後由於香港仍缺乏製作電影的經驗及設備,電影製作處於停滯的狀態。情況要到1923年當黎氏兄弟及其表哥與梁少坡聯手成立香港第一個由中國人全資擁有和執行的際作公司—民新製造影畫片有限公司。由於黎民偉具有同盟會的背景,港英政府禁止民新於香港設立攝影場,唯有把其業務搬到中國大陸。
有聲電影
1930年代初期,有聲電影開始流行,但在香港首先上映的兩部有聲粵語電影卻並非在香港本地拍攝,首部是1932年邵醉翁的天一乘薛覺先及唐雪卿夫婦到上海演出時,開拍其首本戲《白金龍》,成為第一部有聲粵語電影,但遭到南京的國民黨政府禁演,經疏通後才獲准上映,因而在香港反被稍後在美國由大觀開拍的《歌侶情潮》(新靚就、胡蝶影)搶先上映。兩片取得極佳的票房成績,引發香港本土拍攝有聲電影的熱潮,黎北海的中華於1933年先完成一部局部粵語對白電影《良心》(白玉堂、唐醒圖),同年9月20日公映香港製作首部全粵語對白電影《傻仔洞房》(廖夢覺、楊倩儂)。
由於南洋地區有大量操粵語的華僑,粵語電影有龐大的市場等待發展,在中國內地由於國民黨政府推行統一國語,對地方方言電影採取敵視的態度,其屬下「中央電影檢查會」更於1937年初明令7月1日開始禁止拍攝粵語片。香港作為英國殖民地則持開放態度,1934到1936年香港的電影製作公司數量倍增,以香港為基地大量拍攝粵語電影,成為香港電影的第一次繁榮期。
抗日戰爭
另一個在1930年代很重要的因素是中日戰爭。「抗戰」電影 - 關於中國抵抗日本侵略的愛國戰爭電影 - 成為香港電影的一個主要類型,例如1935年關文清的《生命線》(吳楚帆、李綺年)、1937年趙樹燊的《肉搏》(吳楚帆、黃曼梨)及1938年司徒慧敏的《血濺寶山城》(陳雲裳、李清)。1937年上海淪陷後,大量電影公司及影人南移到香港,為香港電影業帶來新動力。
但當香港於1941年12月亦落入日本手中,一度興盛的電影業亦告終止,香港的電影公司及相關人員紛紛離開。與大陸情況不同,日本佔領當局未能建立一個協同電影工業,淪陷期間日軍只曾於1942年拍攝一部由田中重雄導演的日語故事片《香港攻略戰》(大日本影畫株式會社,水田清、黑田紀代)及一部由「報道部」贊助的宣傳片《新生的香港》(香港電影協會)。而日軍更將很多香港戰前的電影拷貝溶化以抽取硝酸銀作為軍事用途。
普通話 vs. 廣東話 (1940年-1960年)
戰後的香港電影, 就像戰後的香港普遍工業一樣, 被中國大陸不停催化。 這也成為國共內戰再次進行的近因〈於日本侵華期間暫停〉,直至1949年中國共產黨得到勝利。這些事件最後使華語電影公司南移至香港。這些新移民對電影出口至東南亞國家(由其是沒有被排斥的大批中國人海外僑局地)和西方國家的唐人街有莫大的貢獻。
戰後時期同樣使電影業凝成兩個平行的分岐,一邊是普通話,中國大陸的官方語言,另一邊是廣東話,香港普遍使用的方言。支持普通話電影的因素包括有較大的財力和更充裕的製作,普通話電影具有龐大的出口市場,專門化的技術,上海電影製人的名氣和資本,還有大陸文化聲望和世紀來中國文化與政治精英皆使用官腔。數十年來廣東話電影每每也有一些佳作,但始終也會比下去而坐著第二把交椅。
在香港電影的歷史中,和其他語言相關的里程碑在1963年樹立。當時,港英當局通過一條法例:所有電影必需配備英文字幕,看似方便作政治審查之用。但當時因實際需要,大多電影也配備中文字幕,令人們更容易理解其他地區的方言,間接令廣東話電影興起。當香港電影配備中英字幕後,竟獲得意想不到的結果:更容易獲得西方觀眾的歡心。
粵語電影
粵劇 主導時期:
粵劇二重唱任劍輝及白雪仙(簡稱「任白」)是當時頂級紅星。任劍輝擅長反串生角配合白雪仙的旦角,她們合作拍了超過50齣電影,包括《紫釵記》(1959)成為恆久不衰的經典。
低成本製作的武術電影:
接近100齣由關德興飾演黃飛鴻的長篇功夫電影。起始《黃飛鴻正傳》(1949)完結為《黃飛鴻勇破烈火陣》(1970)武俠片系列,利用人手繪製特別效果,譬如《六指琴魔》(1965)家庭生活的當代通俗劇華達製片廠。
國語電影
邵氏兄弟及電懋(後易名國泰)是最頂尖的電影製作公司也是一對悲哀的夙敵。 於1964年(電懋)的始創人兼首腦陸運濤死於空難 , 使得邵氏兄弟得到行內較領先的位置。 電懋易名為國泰後於1970年終止電影製作。
一支音樂流派黃梅調注入中式戲劇衍生成邵氏的《梁山伯與祝英台》The Love Eterne (1963)。這部電影打破紀錄地賣個滿堂紅也成為黃梅調音樂電影的經典代表作 。
浪漫音樂劇如雪裡紅 (1956), Love Without End (1961), 水仙 (1964) 及改編自瓊瑤的小說。
荷里活式音樂電影 譬如曼波女郎 (1957) 與野玫瑰之戀 (1960).
史詩式古裝片:卲氏兄弟的李翰祥是主要的導演,有著名電影江山美人 (1959).
60年代末,卲氏兄弟開創了一個新派武俠電影,當中情節比較緊湊,但少點遐想空間,多點力量型動作及暴力。這種新派武俠電影潮流靈感來自日本武士電影的大受歡迎所致。還有電視的普及化帶走不少觀眾 , 標誌著電影業必須改變題材中心 , 由以往女性為中心的電影變成動作電影主導。 (參見香港動作電影)主要帶動人物:
徐增宏Xu Zenghong's 《江湖奇俠》Temple of the Red Lotus (1965)
胡金銓King Hu's 《大醉俠》Come Drink with Me (1966) and《龍門客棧》Dragon Inn (1967, made in Taiwan; aka Dragon Gate Inn)
張徹Chang Cheh's 《虎俠殲仇》Tiger Boy (1966), 《獨臂刀》The One-Armed Swordsman (1967) and 《金燕子》Golden Swallow (1968)
轉變(1970年)
70年代普通話電影及邵氏兄弟顯而易見地是無懈可擊 。 事實上廣東話電影面對廣東話電視和普通話電影製造商兩大對手下漸漸地消失; 在1972年已經沒有任何成品。邵氏眼白白看見長久以來的競爭對手電停止製作電影 , 留下巨大的廠房 , 武術功夫指導傾刻間都"砰"一聲化為烏有。 但是這些的改變只不過是個開始 , 更大的改變就在70年代末 。
粵語的反擊
似是而非地 , 電視將會對廣東話電影的復生作出了貢獻 , 電視台拍攝了不少寫實貼近摩登香港人生活以及普羅大眾的連續劇。
廣東話電影復生的火花綜合式喜劇七十二家房客(The House of 72 Tenants), 唯一一套製作於1973年的廣東話電影,但十分馳名。
播映場地
早於20世紀初香港已有電影院,早期集中在中環一帶,後來才擴展到市區各地。早年的戲院規模很大,擁有逾千座位。惟現時的戲院已變成迷你型,由兩間至數間容納百多人的迷你戲院組成,方便同時播放不同的電影。
電影分級制
香港的電影分級制度於1988年制定,將電影分為三個級別。其中第Ⅲ級最為嚴格,不能售票予18歲或以下人士進入電影院觀看。
未來路向
香港電影在過去二十年來一直都停滯不前。最主要的原因,是過去的香港電影,娛樂成份一直都很重。然而,隨著香港社會的文化水平不斷提高,肯付款到電影院的觀眾,一定對電影有所要求。其餘的觀眾只會呆在家裡等電視台播放,或等待較便宜的電影VCD或DVD推出觀看。但在香港的電影觀眾進步之時,香港的電影商卻一直未能跟上觀眾的步伐,仍然希望透過大量製作成本較低及不太著重劇情的電影來賺錢。在這種心態底下,觀眾只會捨香港電影而選擇入場觀看其他地區的電影。
其實有不少大電影公司均明白電影素質有所下降,但都主要歸咎於盜版問題。他們指,VCD、DVD及網上下載,如BT之類的盜版活動而使市民不願進入電影院。他們強調,盜版問題令投資者不願意投資電影業,因而令電影素質下降。然而,近年不少歐美電影在香港上映,從使票房也比之前有所下降, 但下降幅度沒有香港片那麼大。根據港人的意見調查,造成香港電影衰退的原因,最主要的是電影素質問題,而多於盜版問題。港人懷疑電影公司無視本身出產的電影的問題,而把責任都推到其他人的侵權活動上。但是市民不是不願意進入電影院,只要電影素質好,還是會有大量觀眾支持。可是,電影業界人士欲認為如果沒有盜版,這些電影票房會更高。
另一方面,部分港人懷疑業界持雙重標準,一方面要求政府打擊盜版,另一方面對其他人的版權毫不尊重。例如:著名電影導演李力持出版的多本笑話集,其實都是已在網上流傳多時的笑話,而他卻把這些笑話收編,當成是自己的創作。又例如,有些香港影片的發行商只求減低經營成本,而不去管屬下利用甚麼手段而達成工作。結果,發生了屬下員工非法盜取其他人製作的劇情摘要放在公司的網站上。這種種侵權行為,使人懷疑香港電影工作者要求打擊侵權行為的誠意。
造成香港電影界衰退的其他原因,包括部分演員薪酬高、亞洲金融風暴造成的經濟衰退和港人娛樂方式增多等等。
近年來,大部分香港電影均有中國內地的電影公司注資,香港電影亦因為CEPA協定而受惠,可在內地的電影院播映,但仍然受制於內地嚴重的盜版問題和內地嚴格的電影審查制度,市場不是完全開放。
可幸的是,在香港電影市道低迷之際,亦有一些香港電影在香港票房成功之餘,又能揚威國際,如《古惑仔》、《少林足球》、《無間道》、《英雄》、《見鬼》、《黑社會以和為貴》等等,證明香港電影依然有反彈空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