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後登錄
- 2018-8-22
- 在線時間
- 461 小時
- UID
- 1216
- 閱讀權限
- 120
- 精華
- 1
- 帖子
- 1882
- 日誌
- 0
- EXP
- 2649 點
- 金幣
- 1749 個
- 註冊時間
- 2008-5-10
- 帖子
- 1882
- EXP
- 2649 點
- 金幣
- 1749 個
- 好友
- 0
- 註冊時間
- 2008-5-10
|
第一次巴爾幹戰爭是20世紀初期,歐洲地區的軍事衝突及對抗的開端,標誌著解決東方問題的第一步。
巴爾幹半島民族繁多,自從土耳其人在科索沃戰役中擊敗巴爾幹聯軍,以武力征服整個巴爾幹半島後,南斯拉夫民族便長期受鄂圖曼土耳其帝國統治。19世紀,塞爾維亞民族主義者不斷發動武裝起義,力圖擺脫土耳其帝國獨立。1830年希臘獨立大大鼓舞了南斯拉夫各民族,至於俄國也一直為了奪取地中海出海口,而發動第八次俄土戰爭,土耳其戰敗求和,簽訂《聖斯特凡諾條約》當中獲准塞爾維亞,黑山獨立,羅馬尼亞則由瓦拉幾亞及摩爾多瓦合併,另外建立一個大保加利亞公國,波士尼亞獲得『自治』(實際上由奧匈帝國託管)。
在俄國支持下,泛斯拉夫主義成為巴爾幹半島主流思想,巴爾幹半島諸國也積極擴軍及進行外交工作,謀求得到西方列強的支持,希望奪取土耳其在巴爾幹半島的領土。1912年3月,塞爾維亞和保加利亞結盟,5月,門特利哥羅(即黑山)和希臘也參加,組成巴爾幹同盟。1912年10月8日,門特利哥羅向土耳其宣戰,10月4日塞爾維亞、保加利亞、希臘聯合向土耳其帝國發出最後通牒,10月17日土耳其向保加利亞和塞爾維亞宣戰,18日希臘向土耳其宣戰。結果土耳其戰敗。由於列強干涉,1913年5月30日雙方在倫敦召開和會,原屬土耳其的馬其頓被塞爾維亞,保加利亞及希臘瓜分,塞薩洛尼基則被併入希臘,隨後奧匈帝國加入和會,奧匈恐怕塞爾維亞得到塞國西南面的阿爾巴尼亞後會變得更加強大,堅持阿爾巴尼亞必須獨立,奧匈的動議正與塞爾維亞一直希望透過奪取土耳其在歐洲的領土建立一個包含塞爾維亞,門特利哥羅,波士尼亞,黑塞哥維那及阿爾巴尼亞的『大塞爾維亞』夢想違背。
此後,塞爾維亞國內更加仇視奧匈,成為奧塞戰爭以至第一次世界大戰的主因。
第二次巴爾幹戰爭
在第一次巴爾幹戰爭之後,鄂圖曼土耳其帝國在歐領土被佔去了一大部分,只能保留君士坦丁堡等少量東南方地區,巴爾幹同盟等戰勝國在倫敦召開和會,相討對土耳其的利益瓜分。
但是,塞爾維亞和保加利亞就馬其頓的統治權產生分歧。
保加利亞認為與土耳其作戰中他們出力最多,所以希望能多分土地。保加利亞國內傾向佔領整個馬其頓,因此無法和塞爾維亞談攏,在奧匈帝國的支持下,保加利亞便於1913年6月29日向塞國及希臘宣戰。保加利亞不久就陷入困境,因為門特利哥羅(即黑山)和羅馬尼亞也宣佈參戰,並加入塞爾維亞一方,土耳其為了收復亞德里亞堡,也從東進攻。在四面受敵的困境下,保加利亞國王斐迪南一世宣布投降,1913年8月,保加利亞和戰勝國簽訂《布加勒斯特條約》,多布羅查北部由羅馬尼亞取得;馬其頓則被分成三部分,其中華達馬其頓 (Vardar Macedonia;其邊界與今馬其頓共和國相若)劃歸塞爾維亞,皮林馬其頓 (Pirin Macedonia)劃歸保加利亞;愛琴海馬其頓 (Aegean Macedonia)劃歸希臘。亞德里亞堡在稍後由保加利亞單獨和土耳其簽訂的《伊斯坦堡條約》中,交還土耳其。
塞爾維亞經過這次戰爭,變得更加強大,奧匈帝國在巴爾幹的擴張遭到妨礙,兩國的爭執為第一次世界大戰埋下了伏線。保加利亞在此後疏遠俄國,轉而親近奧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