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後登錄
- 2017-8-5
- 在線時間
- 816 小時
- UID
- 10125
- 閱讀權限
- 140
- 精華
- 0
- 帖子
- 3542
- 日誌
- 0
- 主打遊戲
- 幻想神域2.0
- EXP
- 4363 點
- 金幣
- 251 個
- 註冊時間
- 2008-10-12
- 帖子
- 3542
- 主打遊戲
- 幻想神域2.0
- EXP
- 4363 點
- 金幣
- 251 個
- 好友
- 17
- 註冊時間
- 2008-10-12
|
書名: 《怪傑狂士:辜鴻銘別傳》
作者: 李玉剛
出版社: 人民文學出版社
推介對象: 中六、中七同學
分享: 辜鴻銘是清末民初的名士,最初與他接觸已是二十年前的事了,那時是在台灣的古鎮鹿港,那幢建築物叫「昔日古風樓」,據說是他的故居。那樓房裡陰沈鬱翳的光線悶著我,就在旅行日記中我寫下:「怪不得孫中山要革滿清的命了。」
知道這名士不單是保皇黨,更堅稱中國三妻四妾、女人紮腳、腦杓後留辮等陋習是中國的優良傳統--年少的我就為之嗤鼻。旬年後,為寫論文找書,偶爾遇到他的《清流傳》,內容有關洋務運動期間一批逆流而捍衛名教的人士,看來合用,頗覺合理,於是閱畢。頓覺這人人格亢達不凡,認識到所謂保守的其實未必無理。
又多年,無所謂地在書店遇到這書,見它故事性強,淺白易讀,於是買下閱畢。
原來正史《清史稿》中關於辜鴻銘的記載不多,作者李玉剛只能從各種遺稿文獻中勾勒出辜鴻銘的全貌。但作者文筆精練,連綴力強,說故事處不著痕跡;而遇史料難以綴事的,就鋪陳解釋,知之謂知之,不知謂不知,態度嚴謹。所以既有趣味,又得事故真相。
辜鴻銘是馬來西亞富商的兒子,母親是葡萄牙人。自幼聰慧,得父親的英籍生意伙伴賞識,收為義子,十歲負笈英國,遍讀西洋經典,精通多國語文,得愛丁堡大學文學碩士,其後十多年間得到十多個博士學位。回馬來故鄉時已二十三歲,這時父親已仙逝,但他承傳了父親給他的家國民族意識,就連同在英國的恩師以中華文化拯救世界的啟迪,於這時就只等待回國報效。
兩年後,適逄清廷外交官馬建忠取道新加坡回國,便登門造訪。辜與馬同是在歐洲讀過書,馬又是法國的法學博士,所以志趣相投一見如故;而且馬也著有中國第一本文法書《馬氏文通》,於學問是辜的前輩,便對辜加以指點提攜,開他中國古典文化之門。其後,於回國的郵輪上偶遇廣州知府楊汝澍,在他的引薦下,便加入洋務大臣之一張之洞的幕僚。於此凡二十多年,期間處理文件,高論國是,最出色的是以正義感化八國聯軍統帥瓦德西,使中國避兔受進一步的蹂躪。
其後張之洞在滿清覆亡前去世,辜鴻銘就去了大學教書,依然放言高論時局到袁世凱也沒他奈何,又到東洋西洋講學,於國際享負盛名,但七十歲的晚年卻是「寂寞身後事」。
我對辜鴻銘有更多認識時已不是少年了,就不會以少年的浪漫去理解他--那種浪漫是少年的渴想,就偏狹地沈迷於文學的綺麗,而沒有走上這條路,只是自己當年少了一份才氣--但文學也與辜鴻銘不相應。他的少年是乾啃硬背地讀完西方經典,在歐洲看清楚世界應有的正義前景,在僑居的南洋等待回國匡正西風沖激下的道統。如果與他在同一個年代成長,我的志向和才智就明顯地要比他落後二十年,這時才學會謙虛下來要聽清楚傳統在現代社會中的微聲,才認識做大學問所需要的博古通今和中西包攬的氣魄。
要認識中華文化的真貌,「辜鴻銘」可以是一條透視鏡管,供管窺其中的精彩;那麼,這本書就是一冊透視鏡的說明書,讀者知道其中的結構和用途,並製造之所以後(讀者不一定能泡製出同樣的東西),就可以作個所需的調整去了解中華文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