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GAMES 討論區

 找回密碼
 快速註冊
搜索
查看: 1016|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轉貼) “眾生之柱”宇宙最不可思議圖片之謎破解 [複製鏈接]

七級帝王會員

``留學兔

Rank: 7Rank: 7Rank: 7

帖子
3275
EXP
4904 點
金幣
3280 個
好友
0
註冊時間
2008-3-2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於 2009-5-2 06:13:18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如果宇宙也有標志性“建築物”的話,那麼1995年美國宇航局的哈勃太空望遠鏡在天鷹座星雲中用可見光拍攝到的“眾生之柱”(PillarsofCreation)就是其中之一。該圖片之壯觀絢麗被譽為十大宇宙不可思議景象之首,亦是哈勃最聲名顯赫的傑作。但對于“眾生之柱”究竟是如何形成的卻一直是未解之謎。直到近日美國太空網載文稱,最新研究揭示“眾生之柱”的形成是在周邊恒星輻射作用下,將氣態塊狀結構推進陰影區域而產生的“陰影效應”導致的。

    “眾生之柱”位于天鷹座星雲的巨蛇座恒星形成區域,由塵埃和氣體雲柱組成,能誕生新的恒星,因此又被稱為 “恒星子宮”。其距地7000光年之遙,這意味著人類現在看見的“眾生之柱”其實是它7000年前的模樣。此前一直認為該現象的形成很可能與周邊超大質量恒星的光化電離有關,但均找不到確切證據。

    愛爾蘭都柏林高等研究學院天體物理學專家安德魯-李姆及其同事認為,其原因應歸為“陰影效應”。這是一個無線通信係統的說法,由于大型建築物和其他物體對電波的傳輸路徑的阻擋而在傳播接收區域上形成半盲區,從而出現電磁場陰影,這種隨移動臺位置的不斷變化而引起的接收點場強中值的起伏,就是“陰影效應”。而對于宇宙學,光化電離或光蒸發會發生于當恒星釋放強輻射激勵中立氣體雲形成電離氣體熾熱外層的過程中,熾熱外層噴射的熱氣體像爆炸物一樣快速膨脹,向外釋放衝擊波進入所有的周邊氣態塊狀結構。

    而最新的模擬顯示,氣態塊狀結構進入到宇宙氣體和灰塵構成的黑暗區域後,形成了密集的結狀結構。結狀結構附近的陰影將過濾強紫外線輻射,而這些紫外線輻射可能影響其後氣態結構的形成。因而,盡管輻射轟炸產生的氣體不穩定性也可作為 “眾生之柱”的形成因素之一,但“陰影效應”應是主要原因。4月22日,在英國赫特福德大學召開的“天文學和太空科學周”的活動上,研究人員宣布了這一結果。

    “眾生之柱”形成之謎的破解有助于天文學家更好地理解宇宙中柱狀結構或類似的氣體環境。研究人員現已從觀測數據中可以推算出該柱狀結構的大致體積和壽命,並利用2D和3D計算機模型測試了各不不同的氣態塊狀結構,以便下一步將研究重點放在“眾生之柱”的磁場和重力效應上。
神出鬼沒 x 偶爾潛水 =P

   
Alta Multimedia - OnlineGames:http://www.alta.hk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快速註冊

Archiver|手機版|AGAMES 討論區

GMT+8, 2025-2-23 07:13 , Processed in 0.050831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