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GAMES 討論區

 找回密碼
 快速註冊
搜索
查看: 1133|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一日三餐的來曆 [複製鏈接]

Rank: 2

帖子
60
EXP
59 點
金幣
62 個
好友
0
註冊時間
2010-11-28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於 2010-11-28 10:34:53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飲食在人類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是人們最基本的生理需要之一,但作爲一種民俗文化的形成,卻要比人類的出現來得晚,它是随着火的使用而出現的。

現代人都習慣于一日三餐,實際上秦漢以前人們一天隻吃兩頓飯。由于農業不發達,糧食有限,即使兩頓飯也要視人而待。《墨子·雜守》說,兵士每天吃兩頓,食量分爲五個等級。第一頓稱“朝食”或“饔”,在太陽行至東南方(隅中)時就餐。第二頓稱“飧”或“食”,在申時(下午四點左右)進餐。對于進餐時間,古人講“食不時不食”(《論語》)。在不應進餐的時間用餐,被認爲是一種越禮的行爲或特别的犒賞。如《史記·項羽本紀》記載,項羽聽說劉邦欲王關中,曾怒而下令“且日享士卒”,由“一日二餐”改爲“一日三餐”,借此犒勞将士,激發士氣。當劉邦得知了,亦由“一日二餐”改爲“一日三餐”了。所以,使劉邦率領的大軍,氣勢倍增,攻取了天險“峣關”。
漢代以後,一日兩餐逐漸變爲三餐或四餐。并且,三餐開始有了早、中、晚飯的分稱。早飯,漢代稱爲寒具,指早晨起床漱洗後所用之小食。至唐代,寒具始有點心之稱。《能改齋漫錄》雲:“世俗例以早晨小食爲點心,自唐時已有此語。”至今,我國許多地區仍稱早飯爲早點。午飯,古人曾稱之爲“中飯”或“過中”。
一日兩餐時,人們認爲“賢者與民并耕而食,饔飨而始”(《孟子·滕文公上》),用過飨食,便意味着一日時間的流逝。而今天人們常用“一日三餐”之詞來表示對時光的不同情感,其中包括惜時者的感慨。
Alta Multimedia - Youtube:http://www.youtube.com/user/altahk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快速註冊

Archiver|手機版|AGAMES 討論區

GMT+8, 2024-12-25 14:31 , Processed in 0.041541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