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後登錄
- 2013-9-5
- 在線時間
- 247 小時
- UID
- 92163
- 閱讀權限
- 120
- 精華
- 0
- 帖子
- 2048
- 日誌
- 0
- EXP
- 2366 點
- 金幣
- 1417 個
- 註冊時間
- 2009-2-3
- 帖子
- 2048
- EXP
- 2366 點
- 金幣
- 1417 個
- 好友
- 0
- 註冊時間
- 2009-2-3
|
最近有位好朋友剛新婚度蜜月回來,聽說在婚前就為了要去哪裡度蜜月而鬧得不愉快,是不是很不值得呢?
確實,有時候我們為自己的「慣性思考」所付出的代價太高了。
像上次有一位新婚的朋友到溪頭蜜月旅行,有人就跟他們說:「你們怎麼不到國外去啊?」
這對新人就回答:「台灣的溪頭,對外國人來講就是國外啊!」
他這句話就是有智慧的話。
本來,旅遊不在地點的遠近,它的目的是在於調適心情。可是很多新婚夫婦往往為了這樣的事情而賭氣,甚至才新婚就開始吵架,為什麼?
因為一般來講,男生都比較理性,女生比較感性。其實結婚對男生跟對女生都是平等的重要。
但是,女生天生就比較感性,再加上從小就從電影、小說或其他資訊裡面得到薰陶,而在不知不覺間認定「蜜月」是她生命中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就像愛情小說底下的讀者一樣,有著白馬王子的那種情結。
問題是天下哪有那麼多白馬王子!
可是,女生就是這樣,她期待的蜜月就真的要甜甜蜜蜜。
我們可以再想清楚一下,「蜜月」是什麼意思?為什麼蜜月旅行會在新娘子的生命中佔了那麼大的份量?其實,「蜜月」不一定是旅行,即使是旅行,也不在乎地點。但有些人就是因為自己長久累積下來的一種「慣性思考」,而為了這些慣性思考付出太高的代價,其實是划不來的。它的源頭就是來自於我們從小所接觸的各種資訊的累積,把蜜月給美化了。
因為我們平時透過六根(眼、耳、鼻、舌、身、意)跟外界的接觸,我們累積了很多的理念、觀念,而這些平時所吸收的觀念,慢慢就形成慣性。然後我們就讓這些觀念主導我們一生。
就像現在的一些年輕夫妻也常常這樣子,星期天老公沒有帶太太出去,太太就覺得老公不愛她,因為雜誌都這樣講,報紙的副刊也都這樣寫,所以他就用這個規範來衡量。
同樣的,老公也是,下班回家,如果太太沒有等先生回去就先吃晚飯,或者是沒做晚飯,就會覺得這個太太不顧家。這些都是格式化的規格,都是從日常生活中接受到的一些似是而非的理念,我們在長期的耳濡目染之下,不知不覺間積非成是,就依照這些專家所講的思想模式在過生活。
專家是專家,我們是我們,「每個人頭上一片天」我們應該用很客觀的心情、很客觀的理念去生活才會自在,才不會覺得好像這個世界都對不起你。因為,專家講的話只是一種通則而已,我們必須加以考量以適合自己的條件,甚至可以拒絕接受,或加以修正才接受。
這是他給大家的建議而已,他自己也不一定做得到。所以有時候,對於一些趕著潮流的事情,我們不妨反問自己,往內觀照一下:「我們一定非如此做不可嗎?」問:我感覺自己在生活中,很多事情本來很期待,可是一旦得到了,也沒特別地高興;但是失去了,挫折感卻又很重,實在划不來。
對啊!就像我第一次去丹麥的哥本哈根,看到哥本哈根的地標→少女像,我看了之後大失所望。那個地標有多大,各位知道嗎?它只是海邊的一塊石頭,那個石頭大概不到一公尺高,上面是一個銅塑的少女像。可是,我們從照片上看的時候,因為背景都是海,所以看起來很美。它其實的情形實在不怎麼樣,連四週都不是很漂亮,但是因為我們只看到照片啊!
那是哥本哈根的代表,丹麥的地標,我們就會對它有一種美麗的憧憬。我想,你要是真正去看過的話,應該會跟我一樣的失望,不只是失望而已,應是非常地失望!並沒有你期待中的那麼好!可是你沒有去之前,對它存著幻想,等實際到了之後,就破滅了。
我們人就是這樣,很多事情我們往往在不知不覺間被影響,而產生期待與幻想,然後就會把它塑造成我們人生、生命中很重要的一部份。其實生命中沒有哪件事情特別重要,每一件都重要。
像前幾天,有一個很優秀的大學生來,我就跟他講,不管你未來遇到什麼事情,喜歡的也好、痛苦的也好,你可以記住我今天跟你講的這一句話→「它都只是你人生當中的一件事情而已。」,還要加一個「而已」。
可是我們都不是這樣子想,往往一件事情發生以後,我們都把它當做生命中的全部,所以才會想不開。其實每一件事情,包括學生的聯考、夫妻的蜜月旅行,它都只是我們人生中的一件事而已,等我們到了八十歲的時候再來看它,你就會覺得它微不足道了。
所以,不管人生發生了什麼事情,好的、壞的、喜歡的、不喜歡的,你就永遠記住一件事情,尤其是對年輕人,這句話提前跟他們講,是有幫助的。
因為現在的年輕人有些能力很強,可是能力很強就難免會遇到挫折。因為,本來世間就沒有常勝軍,可是能力越強的人,越不能容許自己失敗,一旦有什麼事情發生的話,有時候就會想不開。
所以我就提前跟他說,不管你喜歡的、不喜歡的、快樂的、痛苦的事情,你遇到了之後,就永遠記住一件事情:它只是人生中的一件事情而己,並不是生命的全部。
可是我們往往都不這樣想,我們都喜歡把每一件事情擴大。像有些人要生男生女,或者是養兒育女,它也是人生的一件事情而已,並不是人生的全部,所以要自在,要自在才能隨緣。
但我們也要有智慧才會自在,而我們往往都是自己所擁有的,都看不到,都將它縮小,冰凍起來,放在櫃子裡,然後一直在自己所缺乏的地方擴大,擴大到佔有我們生命的全部,當然就會想不開了。
所以結論就是,不管我們人生發生任何事情,痛苦的、高興的、喜歡的、不喜歡的,我們就預先建立一個理念「它都是我們人生中的一件事情而已,並不是我們生命的全部。」有這個理念,生活就會自在了。
(作者洪寬可,轉載自能仁出版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