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後登錄
- 2013-7-23
- 在線時間
- 4003 小時
- UID
- 131
- 閱讀權限
- 160
- 精華
- 2
- 帖子
- 16871
- 日誌
- 0
- EXP
- 13600 點
- 金幣
- 9714 個
- 註冊時間
- 2008-3-23
- 帖子
- 16871
- EXP
- 13600 點
- 金幣
- 9714 個
- 好友
- 0
- 註冊時間
- 2008-3-23
|
三國歷史的特點
三國的歷史從中平元年(184年)算起到晉滅吳(280年)共96年,從建安元年(196年)算起到晉滅吳共84年,從魏文帝代漢(220年)到晉滅吳共60年。
在這段歷史中,總的態勢是各路英雄在東漢帝國瓦解的廢墟上問鼎逐鹿,致力於新的統一,因而軍事鬥爭就成為三國歷史的主線。歷史小說《三國演義》正是從文藝的角度描寫了這條主線。但是,三國的歷史要比這豐富得多。因為,為實現新的統一而出現的群雄並起、逐鹿中原,只是三國歷史的一個方面。另一方面,魏、蜀、吳等各派政治力量為實現統一的目的,又都在政治、經濟各方面奮發圖強,銳意革新。政治上,用人唯才,用法嚴明,賢能得用,政治清明;經濟上,輕徭薄賦,大興屯田,南方和邊區經濟得到開發。同時,在這種政治、經濟、軍事等各種鬥爭都相對活躍的歷史時期,各類人才有了更多的機會來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因而形成了一種人才輩出、群星燦爛的局面。當時各方面的鬥爭是互相聯繫的,而人才問題又居於核心地位。為實現統一,三國的君主都很重視人才,彼此之間的人才爭奪是相當激烈的。
曹魏地廣人眾,有人口440余萬,軍隊30余萬,重要謀臣20餘人,主要戰將30余人。孫吳次之,人口230余萬,軍隊20余萬,有重要謀臣10餘人,主要戰將20余人;劉蜀的力量最弱,人口90余萬,軍隊10余萬,有主要謀臣七八人,重要戰將十余人。
曹、劉、孫在人才政策方面取得的成功,無疑是促成三國鼎立局面形成的重要因素,而同時期的其他競爭對手如袁紹、袁術、劉表、公孫贊、呂布等則由於在人才政策方面不如他們,甚或出現重大的用人失誤,因而很快就被歷史淘汰。
在魏、蜀、吳三國中,曹魏占地最廣、人口最多、經濟軍事實力最強,曹操本人也是第一流的領導人才,但是,曹操一生戎馬生涯30餘年,卻沒能實現統一,主要原因在於:東漢末年,戰亂頻繁,黃河流域經濟受到嚴重破壞,人民流亡,經濟衰落,而長江流域相對穩定,沒有受到太多的戰亂影響,加之北方人口大量南遷,因而南方的經濟超過了北方,支撐著孫吳、劉蜀與北方的曹操對峙。經過半個多世紀的鼎立局面之後,經濟、軍事又出現了新的格局,北方經濟逐漸恢復,加上其他方面的優勢,北方的總體力量又超過了南方,因而,最後又由北方的晉完成了全國的統一。
三國歷史何以獨具魅力
三國歷史源遠流長,但唯獨三國的歷史被歷朝歷代的社會各個階層所津津樂道,為什麼?我以為有以下四方面的原因:
一是三國歷史的特殊魅力。三國的歷史,從時間上看,只有半個多世紀,比較集中;從政治格局來看,是三足鼎立,三者之間互相牽制,很富有戲劇色彩;從人物方面看,又是人才輩出,群星燦爛,而且三國的君主都可稱明主,手下網羅了一大批傑出的文臣武將;從事功方面看,三國都是打著正統或維護正統的旗號,謀求剪除異已,實現新的統一。在很短的時間裏,集中了這樣一大批智勇之士,演出了群雄逐鹿、三國鼎立、西晉統一等一幕幕驚心動魄、威武雄壯的歷史活劇。因而,很自然地成為人們關注的一個焦點。這也是羅貫中要選取三國這一歷史時段來創作歷史小說《三國演義》的一個重要原因。別的歷史時段,如楚漢戰爭、隋末唐初的戰亂、元末明初的戰亂、明末清初的戰亂等相對而言,都沒有三國這樣在多面具有典型性。
二是與宋元時期民族矛盾加劇和理學家們尊劉抑曹密切相關。三國歷史故事,西晉時已出現空城計等傳說,南朝《世說新語》中,有關《三國演義》的人物故事就有20多個。據記載,貂蟬的故事,北宋時已出現。而且北宋“說三分”,已形成“尊劉抑曹”的傾向。由於南宋是一個偏安政權,人們強烈呼喚正統秩序。朱熹編纂《通鑒綱目》時,尊崇類似南宋的劉蜀為正統,加上兩宋理學家們對儒家倫理思想的昇華和強化,這些反過來又必然會影響民間文學的價值認定。宋元時一代又一代的市井說書人,在民族矛盾的影響下,浸透了憂國憂民的心情,他們對歷史故事加工後,“史”的成分在淡化,“藝術”的成分在增加,從而宣講的主旨逐漸在英雄傳奇中,大力渲染正統觀和忠孝仁義。最早的三國話本元代《全相三國志評話》,雖只“粗具規模”,但其主題思想傾向已同羅氏《三國演義》接近。這種適應時代需要的藝術加工,無疑更加強化了人們對三國歷史的濃厚興趣。
三是三國歷史和《三國演義》互相影響。這種影響的效果猶如火借風勢,風助火威。如前所述,在宋元時尊劉抑曹的正統觀一經確立以及儒家思想強化後,說書人已經可以撇開歷史的真實,完全按照儒家的正統觀和倫理標準來塑造三國人物了。劉備逐漸成為仁的化身,諸葛亮成為忠和智的代表,關羽成為義的化身,曹操則被醜化為殘忍和譎詐的奸雄。《三國演義》的作者就是遵循這樣一個模式來塑造三國人物的。自從有了《三國演義》之後,人們就以它作為衡量、品評三國人物的標準,而且平民百姓家只知有《三國演義》而不知有《三國志》,想瞭解三國歷史本來面目的人也是先讀《三國演義》而後去翻《三國志》的。這一現象表明,他們是把《三國演義》當歷史看的,只是在懷疑、好奇之後,才去讀《三國志》,探尋三國歷史的真面目。同時,我們還有理由認為,《三國演義》有““三國”的歷史之根,而三國歷史又有“演義”加以渲染,兩者之間相輔相成,相互促動,使彼此都逐漸超出了它本來的能量,產生了經久不衰的歷史魅力和藝術魅力。
四是封建政權的支持和宣揚。明清兩朝處於封建社會末期,各類社會矛盾尖銳,統治者除加強君主專制外,企圖用儒家思想塑造超人的神的力量來維護統治。以關羽為例。關羽由人向神的轉化,始于兩宋之交,當時宋王朝岌岌可危,希望有像關羽這樣“大義大勇”的神來保護它。北宋末封關羽為“義勇武安王”,南宋關羽成為拯救民生劫難之神。明清兩代對關羽的推崇達到極點。明政府封關羽為“武廟”的主神,與“文廟”的孔子相對應。清順治時封為“忠義神武關聖大帝”,以後屢加晉封。同時關羽顯靈保衛明、清王朝的神話不斷出現,而且見於詔書之中。在封建王朝的提倡下,關羽“廟祀遍天下”。顯然,政府的支持作用,更鞏固和強化了人們對三國人物和歷史事件的關注。
《三國演義》最多只有五分真
《三國演義》取材於三國歷史,這是沒有疑問的。但歷史在這裏只不過是一個故事框架,一個時空斷限。歷史人物已被重新塑造,歷史事件已被重新安排。它不再像歷史典籍那樣去真實地記錄歷史、述歷史,而是根據作者的創作意圖去塑造歷史、虛構歷史,把作者對歷史人物的愛憎、對歷史規律的把握和對歷史精神的闡釋全都融合到一起,將三國歷史加以演義、虛構、渲染,或者改頭換面。由於小說藝術本身的局限,在《三國演義》中作者只是選取了三國歷史上最具藝術效果的方面棗軍事鬥爭,而對同樣具有重大歷史價值的政治改革和經濟措施則沒有涉及。
具體而論《三國演義》的歷史真實性,有人開了個七分真三分假的單子。我個人傾向於認為,小說是小說,歷史是歷史,不好用派比例的辦法來區別真假。如果要派個比例,我認為從歷史科學的角度嚴格要求,《三國演義》最多只有五分真。
與三國歷史的真實相比,《三國演義》中的史事經過、典章制度、生活習俗、人物功過、人物性格、官制、禮儀、時間、地域等或是不準確,或是弄錯,或是有意虛構,或是過分渲染,因而似真非真,真假並存。尤其是書中所記典章制度、生活習俗等,大量是作者生活在其中的元明時代的,與三國的實際情形相差很遠。譬如坐姿,在《三國演義》中人物都垂腳高坐凳椅,而歷史研究表明,三國時期人們普遍跪坐,即使是婦女梳妝,也都是跪坐進行,到了唐末五代以後,由於胡床的傳入,坐姿和坐具才開始發生根本的變化。在拍攝電視劇《三國演義》時,總導演採納了我提出的跪坐的建議,增加了時代感。下面,我舉幾個典型人物的例子,更能清楚地辨明《三國演義》和三國歷史的差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