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後登錄
- 2011-11-14
- 在線時間
- 1332 小時
- UID
- 16
- 閱讀權限
- 140
- 精華
- 1
- 帖子
- 5052
- 日誌
- 0
- EXP
- 6727 點
- 金幣
- 6300 個
- 註冊時間
- 2008-3-21
- 帖子
- 5052
- EXP
- 6727 點
- 金幣
- 6300 個
- 好友
- 0
- 註冊時間
- 2008-3-21
|
辛亥革命是指一場發生1911年(清宣統三年),旨在推翻中國五千年來封建帝制、建立共和政體的革命。辛亥革命成功顛覆了清朝的統治,結束了中國長達五千多年的帝制,開啟了民主共和新紀元。在中國農曆的干支紀年法中,1911年為辛亥年,故稱爲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的重要口號為「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建立民國,平均地權」。
狹義的辛亥革命,指的是由1911年10月10日(農曆八月十九)夜裡爆發的武昌起義,至1912年元旦孫中山就職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這一段時間的歷史。辛亥革命另一種廣義的用法,指自清末開始在中國出現的連場革命運動,迄辛亥年成功推翻滿清統治結束為止。現在中國的官方主流認為辛亥革命並不是完全成功的,雖然推翻了清朝的帝制,但革命的成果旋即被北洋軍閥攫取,平均地權更是沒有實現。
國情
1840年發生的鴉片戰爭,一般認為是中國近代史的起點。中國長期的閉關自守終於被迫劃上句號。國內部分官員及知識分子開始明白不變革並不足以應付中國千年未逢的挑戰。1860年代至1890年代(同治至光緒初年)的洋務運動,是一場由清室自發的改革。其重點為改良生產技術,透過學習西方的科學技術和生產方式,試圖以興辦工商業來加強中國的國力。然而中國在1894年的甲午戰爭再敗於日本,顯示只限於技術層面的洋務運動,並未能根本改變中國的落後。
自1895年的公車上書,國內開始出現民間問政的風氣,在知識分子中普遍出現要求更深層的改革。當中康有為、梁啟超等人物成為維新派,主張在體制內的改良,提倡效法日本及俄國,在皇權之下大幅改變政治及社會制度。維新得到光緒皇帝的支持,而得以在1898年開展戊戌變法。但是進行103天以後,因清室內保守勢力發動政變而告流產。部分維新人物流亡海外後,主張繼續維持皇室;實行類似英國的君主立憲制度,將政治實權逐漸交出至民選政府,主張這種變革方法的當時被稱為「保皇黨」或「立憲派」。
1900年中國爆發義和團事件,導致八國聯軍入侵,朝廷內部保守勢力也受到嚴重打擊,在改革勢力的呼籲下,慈禧同意開始推行康梁在戊戌變法中所提出的改革方案,是為清末新政。其中影響最大的政策,是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9月2日,清政府廢除了延續一千三百年的科舉制度,開始興辦新式學堂。到辛亥革命前,全國已經有6萬多所新式學堂。廢除科舉後,大量以參加科舉謀求官職的傳統文人失去了出路。
此外,清政府於1906年9月1日宣佈「預備仿行憲政」,頒佈《欽定憲法大綱》,即立憲運動。其後各省選出了以地方士紳為主要成分的諮議局代表,這些各省的實權人物,要求清政府加速推行制憲,成立內閣,但屢為清政府所阻。而宣統三年(1911年)5月所成立的內閣竟然是以慶親王奕劻為總理大臣,13名內閣成員中有8名是滿族其中還有5名是皇族,該內閣被稱為「皇族內閣」,這樣的結果更使立憲派人士大為失望。也因此種下在武昌起義之後,各省士紳由支持立憲轉而附和和支持革命。
編練新軍
清朝末年,以八旗、漢人綠營爲主的舊式軍隊已失去戰鬥力。平定太平天國時主要倚靠的是已是地方武力。甲午戰爭後,因舊式軍隊已落伍,加上為免兵權旁落,清政府於1901年年起決定對陸軍進行全面改革,計劃在全國練新式陸軍36鎮,以取代八旗、綠營及地方的防營。當中北洋新軍6鎮直屬朝廷,由袁世凱所編練的「新建陸軍」擴編。其餘各省亦由地方巡撫、總督負責編練新軍。爲了培養新軍的軍官,各地開辦了許多新軍學堂。部分地方的新軍(如張之洞主持的湖北和湖南地區)大量起用為留學生為軍官;相反北洋新軍中留學生極少。到辛亥革命前夕已經編好整編16鎮和10余個協、營。
反滿思潮
滿漢問題,在清初長期的盛世、文字獄的壓抑以及薙髮制度的影響之下,到了清中葉的思想中,已經幾乎不成問題,絕大多數的漢人對於統治者為滿人一事已不甚在意。但隨著清朝統治的日漸衰弱,首先在太平天國革命中,開始再度引出了漢滿問題。到了1890年代以後,排滿思想更是再度大興,明末遺老的著作成為當時人的重要思想資源,例如原本並不著名的王夫之的著作在清末重新被發現,成為當時知識分子們的重要讀物。許多革命人士更是藉反滿思潮來鼓吹革命,最著名的反滿宣傳著作如鄒容的《革命軍》等,對於年輕的革命參與者們造成很大的影響。雖然一些革命家如孫中山在種族革命之外,所強調的是政治經濟等方面的改革,但清末革命最主要源動力仍是排滿反滿的思潮。但過分利用和煽動民族矛盾,為辛亥革命日後的步履為艱,也埋下了伏筆。
但在推翻滿清後,口號也迅速地從「打倒韃虜」改為「五族共和」,以求統一分崩離析的中國。
革命組織
革命的主要組織有興中會、華興會、光復會等革命團體,以及後來成立的中國同盟會。除此以外,還有共進會,文學社,同盟會中的丈夫團等。
興中會主要在華南一帶開展活動,光復會在江蘇,浙江,上海一帶開展活動,華興會主要在湖南開展活動,共進會在長江流域開展活動,而後來成立的同盟會是全國革命力量的一個鬆散同盟,同盟會會員還在各地建立了各種同盟會的外圍組織。
革命的領導者主要有孫中山、黃興、宋教仁、蔡元培、趙聲、章炳麟、陶成章等。
政治主張
革命者的主要政治主張有推翻滿清統治,恢復漢人江山,建立共和體制等。成立於1894年11月24日的興中會的宗旨是「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合眾政府」。成立於1904年2月15日的華興會的政治主張是「驅逐韃虜,復興中華」。1905年8月20日成立的中國同盟會提出了「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民國、平均地權」的綱領,其中「驅除韃虜、恢復中華」被認為是民族主義,「創立民國」被認為是民權主義,「平均地權」被認為是民生主義。
但是革命黨在宣傳政治主張時,更多地是宣傳驅除韃虜,恢復中華的內容,這樣能夠煽動起民眾的反滿情緒,更重要地是能最大程度上的團結各種力量。至於清朝覆滅後,採取什麼樣的政治制度,進行什麼樣的社會改革,當時的人都認為等取得成功以後再考慮。
發展歷史
1890年代,不少人開始主張以暴力革命徹底推翻由滿人成立的皇朝及帝制,建立類似法國及美國的共和政體。最早主張革命的人多數集中在海外,以留學生、華僑青年為多。最早期的革命團體亦是在海外成立,當中由楊衢雲為骨幹的輔仁文社在1890年左右即成立於香港。而孫中山亦於1894年11月24日在檀香山首次組織興中會,為革命籌措經費。二者後來在1895年1月在香港合併,繼續稱之為興中會,並且於同年10月26日首次在廣州發動武裝暴動起義,但並未取得成功。孫、楊二人亦因此而被通緝,並被香港當局禁止入境。孫中山於次年在倫敦為清廷所綁架,事件成為國際新聞,孫亦因而聞名國際。楊衢雲則在1901年被清吏在香港刺殺。
1900年,中國北部爆發義和團事件。清朝皇室在事件中的拙劣舉措使其威信大幅下降。1901年的辛丑條約簽訂後,國內的知識分子更感受到中國正面對前所未有的危機。自甲午戰爭起,中國派往海外留學的學生大量增加,當中以日本為數最多,1904年時一度達到二萬多人,不少為官費留學。革命的思想在留學生中廣為散播,主張革命的學生成立各種團體,發行刊物鼓吹民主革命。當中章炳麟、鄒容、陳天華等在日本非常活躍。後來不少留學生歸國,成為國內革命組織的骨幹。
1903年日俄在中國東北開戰,滿清政府劃出部分國土讓兩國交戰而自稱保持中立;皇室內更有人稱滿清的國土,「寧贈友邦,不予家奴」,令革命救亡的呼聲更高。各種革命團體亦於此時紛紛在國內出現。最主要有黃興領導的華興會(1904年在長沙成立,成員有黃興、劉揆一、宋教仁等,以湖南青年為主),以及陶成章、蔡元培領導的光復會(1904年10月在上海成立,為會長,成員包括秋瑾、章炳麟等,以江浙青年為主);此外有更多各式各樣的革命小團體,如江蘇的勵志學會、強國會,四川的公強會,福建的益聞會、漢族獨立會,江西的易知社,安徽的岳王會,廣州的群智社等等。這些革命團體不一定互相隸屬,而且多數帶有地方色彩。但大致上他們都有相同的目標:謀求推翻滿清、恢復漢人原來的江山;建立類似美國的共和制國家。當中推翻滿清的訴求著重滿漢之分;而要求恢復的江山亦只限以漢人為主的十八省,東北三省、新疆、西藏及內外蒙都被排除。排滿的態度正與中國各地方地下幫會「反清」傳統相通。故此不少革命組織都有借助秘密會黨的勢力進行革命。例如華興會與哥老會,光復會與青幫,興中會與三合會皆有密切關係;而孫中山亦為洪門致公堂的會員。
孫中山在1905年夏,在日本成功聯合興中會、華興會、光復會等革命團體,在8月20日於東京成立了中國同盟會,並提出了「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民國、平均地權」綱領,在《民報》(原名《二十世紀之支那》,為華興會機關刊物,同盟會成立後易名民報)上闡述了這一觀點。同盟會積極宣傳他們的思想,大力推動群眾的覺醒。《民報》在章炳麟、陶成章等主編下,由胡漢民、汪精衞等執筆,與主張保皇、由康有為、梁啟超執筆的《新民叢報》展開激烈論戰,成為革命思想的重要陣地。同盟會雖在1907年曾一度出再次分裂(孫中山因未經眾議收受日本政府資助,自光復會退出。孫中山與汪精衞、胡漢民等於南洋另組總部;黃興則繼續支持孫中山),但是在革命中仍起極為重要的作用。
1906年2月,日知會召開成立大會,由劉靜庵主持,到會的還有孫武、張難先、何季達、馮牧民等百餘人。日知會的前身是基督教武昌美國聖公會下設的一個閱報室,日知會,注重在學生、新軍和會黨中灌輸新知識和革命思想。後來日知會成爲同盟會湖北分會的機關。
1906年起,陳去病等人在江南先後組織成立黃社、神交社、匡社等文學團體,1909年又組織成立南社,通過文學創作傳播新思想。
1907年七月,在東京的部分同盟會會員主張在長江流域發動革命。劉揆一、焦達峰、張伯祥、孫武等人在東京成立共進會。共進會性質及綱領與同盟會幾乎相同,但不直接隸屬同盟會。共進會是武昌起義的領導組織之一。
1911年1月30日,振武學社改名為文學社,推舉蔣翊武為社長,詹大悲為文書部長,劉復基為評議部長。文學社為新軍內青年軍人組織,旨在通過滲透到新軍中,掌握武裝。文學社是領導武昌起義的另一個領導組織。
階層和群體
辛亥革命的力量有很多,包括留洋歸國的學生及知識分子、會黨群眾、海外華僑、新軍士兵、地方士紳、農民、游民等。
新興知識階層
新興知識階層以留洋學生和新式學堂學生為主體。科舉制度廢除後,清政府興辦新學並鼓勵留學,很多年輕士子或進入新式學堂,或留洋學習。在陶成章的倡導下,很多士子捐官學軍,到日本學習軍事,如徐錫麟等。
1900年代,中國出現了留日熱潮,辛亥革命前留日學生已累計萬人多,在日本留學生周圍,集結了一大批反清中堅力量。1905年,中國同盟會在東京成立時,參加者90%以上都是留日學生。在日本學習軍事的同盟會成員還組織了丈夫團。
留日學生在辛亥革命中具有巨大貢獻,辛亥革命的領導力量除孫中山外,如黃興、宋教仁、胡漢民、廖仲愷、朱執信、汪精衛等領導和骨幹都是留日學生。
科舉制度的廢除,使的新興知識階層出現和崛起。受過西方文化洗禮的新興知識階層,成為辛亥革命的領導力量。
會黨群眾
在清朝末期,許多秘密會黨,包括洪門、哥老會、致公堂、三合會、洪江會是領導群眾進行反清鬥爭的主要力量。會黨的會眾包括地主士紳,農民,手工業工人,小商販,士兵,城市平民和無業游民等。會黨的上層為地主士紳所把持,會黨向來提倡「反清復明」的思想。
華興會與哥老會,光復會與青幫,興中會與三合會皆有密切關係;而孫中山亦為洪門致公堂的會員。1908年前,革命黨人著眼於聯繫和利用會黨,準備通過會黨會眾發動反清起義,充當推翻清朝的重要力量。
辛亥革命以後,孫中山回憶當初尋找革命力量時說「士大夫方醉心功名利祿,唯所稱下流社會,反有三合會的組織,寓反清復明之思想於其中。」
海外華僑
在辛亥革命中,海外華僑起到了極其重要的作用,他們在僑居地積极參加和支持同盟會,提供經費支援革命活動,還回到家鄉建立革命組織,多次參加武裝起義。1894年11月,孫中山在檀香山興中會,首批加入興中會的20余人都是華僑。
辛亥革命的成功,海外華僑功不可沒,在黃花崗起義中遇難的黃花崗72烈士中,華僑就占了29人。
新軍士兵
1908年起,革命黨人將發動群眾起義的重點轉向新軍。革命黨人在新軍內進行秘密的革命活動,向士兵進行革命的宣傳。由於科舉制度被廢除,許多青年知識分子投入當時興辦的新軍當兵,成為新軍中的有生力量。文學社社長蔣翊武和許多骨幹如劉堯澄(劉復基)、詹大悲、王憲章、張廷輔、蔡大輔、王文錦都是投營當兵的青年。
後來組織武昌起義的文學社、共進會很早就同新軍建立了聯繫。
士紳和商紳
1907年9-10月,清政府下詔籌設資政院和咨議局。這為士紳和商紳參政議政提供了機會。1909年,各省諮議局成立,許多士紳、商紳通過選舉進入咨議局,在咨議局中集結了一批開明士紳。地方士紳的力量在地方政治中有著越來越突出的地位。
這些士紳、商紳本來都是立憲派,後來推出的第一個內閣竟然是皇族和滿族主導的,立憲派對滿清政府有所失望。武昌起義後,立憲派才紛紛附和革命。
外國人
除了中國人及華僑外,支持及參與辛亥革命的還有部分外國人;當中以日本人對中國革命的參與最為積極。不少革命組織都是在日本成立和運作;而中國同盟會亦是在支持革命的日本人撮合下在東京成立,部分日本人更加入同盟會成為會員(甚至包括日本社會主義思想大家北一輝,後於日本二二六事件後被判死刑)。在多次革命起義中都有日本人直接參與,部分更在起義過程中犧牲。
革命的準備
從1895年至1911年間,興中會以及後來的同盟會先後發動了十次的起義,而另一革命組織光復會亦發動多次起義。這十多次的起義雖僅曇花一現,但卻在全中國種下了革命的種子。
第一次廣州起義及同時期其他起義
1895年春天,以香港為中心的興中會策劃第一次廣州起義,由陸皓東繪製青天白日旗。10月26日,楊衢雲、孫中山率領鄭士良、陸皓東到廣州,準備一舉而襲取廣州。但是事機泄漏,清政府展開大搜捕,陸皓東在這次的起義中被捕,不幸身亡。第一次廣州起義因此宣告失敗。孫中山及楊衢雲則被清廷通緝。香港當局在清政府壓力下亦下令禁止二人於五年內再次入境。孫中山開始流亡海外,在日本、美國、倫敦等地宣傳革命及籌措經費。
1900年,中國發生義和拳之亂,北方陷於無政府狀態,於是決定准備軍事起義。6月,孫中山與鄭士良、陳少白、楊衢雲及日本人宮崎滔天、平山周、內田良平等從橫濱抵達香港,但被英國當局拒絕入境。9月25日,孫中山在日本黑龍會的幫助下,經馬關赴台灣。會見日本民政長官之後,得到日本駐台殖民地官員承諾支持在廣東舉事。孫中山於是在台北建立起義指揮中心。10月8日,孫中山命鄭士良等人於惠州三洲田(今深圳三洲田)發動起義,也稱惠州起義、庚子革命、庚子首義、三洲田首義等。起義軍在三多祝發展至2萬人。但日本官員於此時改變態度,推翻之前軍備補給、軍官參與的承諾。革命軍因糧絕彈盡而解散,不久在清政府鎮壓下宣告失敗,史堅如、山田良政等被殺。孫中山被台灣日本當局送離境,回到日本。
1907年5月,革命黨及三合會人許雪秋、陳芸生、陳涌波、余紀成等發動黃岡起義,一舉佔領了黃岡城(今潮州饒平縣)。許雪秋、陳芸生為新加坡華僑,在新加坡加入同盟會。起義後,清潮州總兵黃金福立即帶兵前往鎮壓,革命黨人被殺害200餘人,歷時6天的黃岡起義遂告失敗。
同年,孫中山派人到廣東惠州發動起義,以響應黃岡起義。6月2日(四月廿二),鄧子瑜和陳純等集合少數三合會黨在距惠州20里的七女湖截獲清軍防營槍械,擊斃巡勇及水師哨弁多人。5日,進攻泰尾,清守兵潰逃,起義軍乘勝連克楊村、三達、柏塘等地,旋又在八子爺打敗清營管帶洪兆麟。歸善、博羅、龍門各地會黨紛起響應,隊伍增至200余人。清水師提督李準急調兵鎮壓,起義軍聲東擊西,使得軍獲於奔命。後因黃岡起義失敗,得不到聲援,遂在梁化墟解散。部分起義軍流亡香港,大部分退人羅浮山區。
1907年7月6日,光復會的徐錫麟在安徽安慶起義。徐錫麟時任安徽巡警處會辦兼巡警學堂監督,在畢業典禮當天刺殺巡撫恩銘,然後率學生軍,連同陳伯平等與清軍戰鬥,激戰四小時後寡不敵眾戰敗,徐錫麟被捕後被處死。秋瑾亦因而受牽連被斬首。
8月,廣東(今屬廣西)欽州那彭那麗那矺三鄉反抗塘捐出現民變,孫中山命會黨首領王和順為「中華國民軍都督」前往聯繫,於9月率眾成攻攻取防城。之後圖攻取欽州,未果,最後退到十萬大山一帶,王和順返回越南。
12月,孫中山派黃明堂為鎮南關都督,於12月2日,在守軍作內應下,攻佔中越邊境之鎮南關炮台。孫中山、黃興、胡漢民等親自在炮台指揮作戰。廣西提督調陸榮廷率四千人圍攻,革命軍退入山區。鎮南關起義失敗後,清朝政府到安南追查孫中山等人,孫中山轉赴新加坡,要到武昌起義成功才再次踏足中國國土。
1908年2月,黃興以越南為基地,以二百多人從法屬越南進攻廣東欽州、廉州,作戰十四天。是為欽州、廉州起義。
1908年4月發動於雲南河口,4月30日黃明堂從越南率二百餘人進攻雲南河口,守軍響應兵變。黃興亦加入指揮。至26日清軍攻陷河口,部分革命軍退入越南。
1910年2月12日,黃興、胡漢民及新軍內的倪映典,乘廣州警察與新軍發生衝突,率廣州新軍起義,陣亡百余人,被捕百余人,另有百余人撤至香港,起義失敗。史稱「庚戌新軍起義」。
第二次廣州起義(黃花崗起義)
1910年11月13日,孫中山在馬來半島的檳榔嶼,召集趙聲、黃興、胡漢民、鄧澤如等同盟會重要骨幹會議。以之前用會黨為主力在邊區的起義皆未能成功,革命正陷入低潮,議決集同盟會精英,在廣州起義,和清政府決一死戰。
1911年4月,趙聲、黃興等人在廣州領導起義。起義隊伍與清軍展開激烈巷戰,但最終因力量不敵而失敗。後收殮到72具烈士遺骸,合葬於黃花崗,由此建成黃花崗七十二烈士墓。而此次起義中犧牲的起義軍則不止此數。犧牲者多為同盟會精英,當中包括有支持中國革命的日本人。
馬來亞地區的革命活動
在馬來亞地區的革命活動指的是在馬來西亞和新加坡所發生的有關辛亥革命的活動。由於當時馬來亞地區是中國以外,華人人口最多和最密集的地方以及擁有較雄厚的財力,孫中山多次到該地區並號召當地華人響應革命,而當地華人也大力支持,故馬來亞地區成了當時革命活動的主要中心之一。
孫中山以及同盟會在馬來西亞和新加坡所展開的革命活動並非一帆風順。從國家關係上來看,英國殖民政府和清政府保持外交關係,清朝在新加坡和檳城所設立的領事館成為了革命活動的阻力。另一方面,清政府也派外交官和特使到訪馬來亞和新加坡各地進行訪問,而這些清政府的官員也一樣受到當地華人的歡迎。這些官員到來的目的主要是呼籲當地華人對清政府效忠,也有售賣官銜以拉攏當地華人。當時胡漢民曾這樣講述南洋華僑,「只要在滿洲人底下作過小官兒的到南洋去吹,說道:『我們家裡三代都是一品大官,我也是身為顯官,有闊氣的頂戴的!』,這樣一吹馬上可以鬨動華僑來崇拜你。」從胡漢民這樣的敘述,可以看得出當時馬來西亞和新加坡華人的保守思想。這樣的保守思想,也使得在該地區活動的保皇黨康有為得到了當地華人的響應。
以康有為為首的保皇黨和以孫中山為首的革命黨由於在建立新的申匯制度構想上差距甚大,因此當這兩派的在南洋匯合時引發了一番唇槍舌劍的大論戰。保皇黨和革命黨都創辦自己的報紙,在報上圍繞著君主立憲與民主革命的課題進行激烈的爭論。在這一場論戰中,當地華人社會的上層階級是保皇黨的支持者,他們為了自己的財產不受影響,為了維護已經取得的利益而用護保皇黨。而中下階層如店員,小商人,文教人士,礦工,膠工,販夫走卒等平民百姓則是革命黨的支持者。筆戰最先在新加坡開始,支持保皇派的報紙有《叻報》、《星報》和《天南新報》。而革命派方面則有《中興日報》和《總匯新報》的支持。當時《叻報》和《中興日報》與《總匯新報》的筆戰成了南洋華文報紙的第一次筆戰。在馬來亞方面,1906年,黃金慶創立《檳城日報》,該報成了革命黨在檳城的第一份報紙。1910年12月10日,孫中山,陳新政,庄銀安等人,在檳城創辦《光華日報》。《光華日報》不但是個革命黨人在馬來亞最重要的機關報,也馬來西亞新聞史上以及世界華文報業新聞史上發行歷史最久的華文日報。「光華」二字意味著光復華夏,是孫中山手定的。
武昌起義
1900年7月,譚嗣同的摯友唐才常組織自立軍,擬在長江沿岸五地同時發動勤王起義。事敗,唐才常等12位起義領導人在漢口被捕,在武昌紫陽湖畔被斬首。
1911年3月,武漢新軍各標營均已經建立起文學社的組織。共進會主要集中於新軍八鎮第16協第32標發展會員。武昌起義時已經有5000多名士兵加入了文學社和共進會,約佔新兵總人數的三分之一。文學社和共進會是新興知識階層的革命組織,新軍士兵是發動革命的潛在力量,文學社和共進會一直以新軍士兵作為主要工作對象。
1911年5月9日,清政府實行鐵路國有政策,宣佈收回由民間出資建造的粵漢鐵路、川漢鐵路。這一舉措引起湘、鄂、川、粵四省各階層的強烈不滿,掀起了四省保路運動,尤以四川最爲強烈。
6月17日,四川民間各團體成立「四川保路同志會」,推舉咨議局議長蒲殿俊為會長,副議長羅綸為副會長,張貼文告,四處講演,甚至上京請願。8月5日,在成都召開川漢鐵路股東特別大會,8月24日,群衆開展罷市罷課,9月1日,在川漢鐵路公司股東會議的號召下,開展抗糧抗捐活動。9月7日,四川都督趙爾豐誘捕保路同志會領袖,封閉鐵路公司和同志會。這一舉措激起了大量群衆到總督衙門請願,趙爾豐下令清兵彈壓,打死30餘名請願群衆,釀成成都血案。9月8日,成都附近農民在同盟會和會黨組織哥老會的領導下組成保路同志軍起義,圍攻省城,與清兵交戰,附近州縣群衆紛紛響應,幾天內隊伍發展到20多萬。9月25日,同盟會會員吳玉章、王天傑等人領導榮縣獨立。清朝政府得知激起民變,成都被圍後,非常驚恐,忙調端方率一部分湖北新軍入川鎮壓革命。
湖北新軍原為張之洞所練的「鄂軍」,中下層軍官不少曾官費派日留學,因而遍佈革命黨人。當中以共進會及文學社兩個革命團體滲透最廣。保路運動釀成民變後,端方奉命率湖北新軍入四川鎮壓。此時,武漢新軍大部被調入川,武漢的防務非常空虛,革命黨人認爲這是發動起義的好機會。
1911年9月24日,文學社與共進會在武昌召開由雙方負責人和新軍代表60餘人參加的聯席會議,會上組建了起義的領導機構——起義總指揮部。文學社負責人蔣翊武被推舉為總指揮,共進會負責人孫武被推舉為參謀長。共進會負責人劉公被推舉為政治籌備処總理。起義總指揮部設於武昌小朝街85號文學社機關,正值籌備処設於漢口俄租界寶善里14號。起義機關定為1911年10月6日(舊歷八月十五日,中秋節),後因準備不足,起義日期推遲到10月16日。
10月9日共進會人孫武在漢口俄租界寶善里14號秘密製造炸彈時發生事故,孫武被炸傷。俄國巡捕前來搜查,受傷的孫武和其他人脫逃,但起義的文件,旗幟等被搜走,並在相鄰的劉公住所內帶走了劉公的弟弟劉同。湖廣總督瑞澂聞得此事後下令全城戒嚴,搜捕革命黨人。文學社負責人蔣翊武聞訊後,決定當夜發動起義,並派人給各營送信。當日晚彭楚藩、劉復基在起義總指揮部被捕、楊宏勝在運送彈藥的路上被捕,10月10日晨三人被被斬首。
新軍工程營後隊正目(相當於班長)熊秉坤等人決定提早起義,並拉來隊官(相當於連長)吳兆麟作爲起義軍臨時總指揮,熊秉坤為參謀長。1911年10月10日(農曆8月19日)晚間八時(此時事發已無可考證,只能確定是日暮以後午夜以前事發),程定國(舊說是熊秉坤較為正確)發出武昌起義的第一槍,起義士兵首先發難攻佔楚望台軍械庫,繼而深受文學社共進會等革命團體影響的大部分新軍共同響應。吳兆麟、熊秉坤率起義部隊攻打總督府,在南湖炮隊的炮擊下,起義軍在次日黎明前,佔領總督衙門,湖廣總督瑞澂逃走。
10月11日黎明,起義軍聚集在湖北省咨議局大樓會議廳,新軍八鎮十五協二十九標二營司務長蔡濟民召集會議,商討組建軍政府和推舉都督人選。除革命黨人吳醒漢、徐達明等十餘人外,還邀請咨議局議長湯化龍、副議長張囯溶以及議員,還有舊軍官吳兆麟參加。會議請湯化龍主持。吳兆麟提議由第21混成協統領黎元洪擔任都督,立憲派一致擁戴,部分革命黨人也因爲黃興、宋教仁不在武昌,彭楚藩、劉復基、楊宏勝被害,孫武被炸傷,蔣翊武被迫逃跑,沒有更好的人選表示同意,因此會議通過了以黎元洪為都督,湯化龍為民政總長(一說為總參議)。
11日上午,武昌全部光復。晚上成立謀略処。在謀略処的主持下,宣佈成立中華民國軍政府鄂軍都督府(即中華民國湖北軍政府),公佈軍政府檄文和《安民佈告》,宣佈改國號為中華民國,廢除清朝宣統年號,改用黃帝紀元,宣統三年改爲黃帝紀元4609年。軍政府建立參謀部、軍務部、政事部、外交部。以咨議局大樓為辦公地,以十八星旗為軍旗。謀略處以軍政府名義發佈《佈告全國電》,《通告各省文》等文告通電全國。
10月12日,革命黨人第二十一混成協第四十二標士兵胡玉珍、邱文彬、趙承武等在漢陽發動起義,光復漢陽;隨後趙承武率起義軍攻佔漢口。至此,武漢三鎮全部掌握在革命軍手中。
武昌起義之後的發展
各省響應
在武昌起義成功之後,清政府派北洋軍南下攻擊武漢三鎮的江北漢口(夏口)和漢陽,隨後啟用了早先被罷黜的原北洋軍首領袁世凱,以穩定北洋新軍。革命軍開展陽夏保衛戰,最終戰敗,11月27日退守江南武昌。在47天的作戰中傷亡約萬餘人,但仍能隔江堅守武昌。也因此在這的七個星期之內,中國15個省陸續宣佈脫離清室獨立。關內十八省中只剩下甘肅、河南、直隸三省效忠大清朝廷。獨立各省主要以各省的諮議局成員為主要領導,少數地區由革命黨主導。
10月22日,湖南共進會會員焦達峰、陳作新率領以會黨和新軍組成的隊伍在長沙發動起義,湖南巡撫余格誠逃走,巡防營統領黃忠浩被斬首。起義軍宣佈成立中華民國湖南軍政府,推舉焦達峰為都督,陳作新為副都督,併發布《討滿清檄文》。
10月22日同日,陝西同盟會會員井勿幕、錢鼎、景定成等人同陝西哥老會聯合,發動會黨和新軍的革命分子同時起義,經兩天激戰控制西安,護理巡撫錢能訓逃走,西安將軍文瑞投井自殺。起義軍成立秦隴復漢軍政府,推舉原日知會會員,新軍隊官張鳳翽被為都督。
10月23日,江西同盟會會員林森、蔣群、蔡蕙等人策動九江的新軍舉行起義,勝利後即宣告獨立,次日成立九江軍政分府,推舉第二十七混成協第五十三標標統馬毓寶為九江軍政分府都督。
10月29日,山西同盟會會員、新軍標統閻錫山聯合姚以階、黃國梁、溫壽泉、趙戴文、南桂馨、喬熙等人發動新軍在太原起義,殺死山西巡撫陸鐘琦,宣佈成立山西軍政府,推選閻錫山為都督。12月12日革命軍因抵抗不住清軍曹錕部進攻,撤離太原。
10月29日同日,直隸發生灤州兵諫。新軍第二十鎮統制張紹曾聯合第三十九協協統伍祥禎、四十協協統潘榘楹、第二混成協協統藍天蔚、第三鎮第五協協統盧永祥等,在直隸灤州打電報向清政府提出類似最後通牒的十二條,要求在本年內召集國會,由國會起草憲法,選舉責任內閣,並規定皇族不得充當國務大臣。
10月30日,雲南同盟會會員李根源聯合新軍標統蔡鍔、羅佩金及管帶唐繼堯等人率領新軍發動重九起義,次日佔領昆明,成立雲南軍政府,將雲貴總督李經羲禮送出境,推舉蔡鍔為都督。
10月31日,南昌同盟會會員蔡公時等人率領新軍發動起義並獲成功,建立江西軍政府,推舉李烈鈞為都督。
11月3日,上海同盟會、光復會、上海商團的陳其美、張承槱、李平書、李英石、李燮和等在上海發動武裝起義,主要力量有張承槱、劉福標等人組織的青幫洪幫敢死隊,李平書和李英石的上海商團武裝,李燮和聯絡的吳淞地區起義軍警,朱家驊、徐霽生等人組織的中國敬死團。4日,最後攻佔江南製造局,上海光復;8日,成立中華民國軍政府滬軍都督府,推舉陳其美為都督。
11月4日,貴州革命黨人張百麟等的領導和發動新軍和陸軍學堂的學生舉行起義 ,隨即攻佔貴陽,成立大漢貴州軍政府,推舉貴州新軍第一標教官兼講武堂堂長及陸軍小學堂總辦楊藎誠為都督,趙德全為副都督。
同日,浙江光復會會員駐杭州新軍八十一標標統朱瑞,同盟會會員新軍八十二標周承菼部軍官吳思豫、呂公望、蔣百里、蔣百器、楊廷棟、吳肇基人等,及光復會王文慶率領從上海趕來的敢死隊發動起義,從筧橋、南星橋出發進攻省城杭州。朱瑞、吳思豫、呂公望等率八十一標及光復會王金髮敢死隊攻佔軍械局。周承菼統八十二標和同盟會蔣介石、光復會尹銳志(女)所屬敢死隊攻佔撫台衙門。楊廷棟率兵包圍了巡撫府,巡撫增韞被俘,5日,杭州光復。浙江咨議局議長陳絅宸、副議長沈鈞儒及馬敘倫等人,推舉立憲派前咨議局議長湯壽潛為都督。
11月5日,江蘇的立憲派及紳商慫恿江蘇巡撫程德全在省城蘇州宣佈獨立,成立江蘇革命軍政府,程德全自任都督。
同日安徽同盟會會員吳暘谷等率標炮營等也在當日起義,並向省城安慶進攻。立憲派則勸說安徽巡撫朱家寶獨立,11月8日,咨議局出面宣佈獨立,推舉朱家寶為都督,王天培為副都督。
11月6日,廣西咨議局在省城桂林作出決定,與清政府脫離關係,宣佈廣西獨立,原清朝巡撫沈秉擔任都督,幾天後清軍提督陸榮廷發動兵變奪取了都督之位。
11月9日,福建同盟會會員鄭祖蔭、彭壽松、許崇智、新軍第十鎮統制孫道仁率領所部在福州起義,向清軍發起進攻,清總督松壽自殺,11月11日,福建宣告光復,福建軍政府成立,推舉孫道仁為都督。
10月底,廣東同盟會會員陳炯明,鄧鏗和彭瑞海等人在廣東化州、南海、順德、三水等地組織民軍起義。11月8日 在胡漢民的勸說下,廣東水師提督李準和新軍第二十五鎮統制龍濟光同意反正,民軍聲勢浩大,兩廣總督張鳴岐被迫召集各界代表在咨議局討論廣東獨立問題,決定次日宣佈廣東獨立。11月9日,陳炯明率部光復徽州,同日,廣東宣佈獨立,成立軍政府。推舉胡漢民為都督,陳炯明為副都督。
11月12日山東煙臺同盟會欒鐘堯、宮錫德等「十八豪傑」同盟會會員發動起義,佔領煙臺海防營,煙臺道台徐世光聞變攜家眷逃到海關稅務司英國人梅爾公館尋求保護。「十八豪傑」立即致電上海都督陳其美,宣佈煙臺獨立,成立山東軍政府。
11月13日,在山東革命黨人丁惟汾的勸說和新軍第五鎮統制部分賈賓卿等中下級軍官的脅迫下,山東巡撫孫寶琦同意山東獨立,推舉孫寶琦為都督。11月24日,孫寶琦又取消獨立。
11月17日寧夏同盟會支會發動寧夏會黨起義,23日在銀川成立支那寧夏革命軍政府。
11月21日,廣安州組成大漢蜀北軍政府。22日,蜀軍政府在重慶成立,27日,在四川的鄂軍在資中反正,殺死督辦鐵路大臣端方。
11月22日成都四川官紳代表大會宣佈四川獨立,成立大漢四川軍政府,由立憲黨人蒲殿俊擔任都督。26日,原四川總督趙爾豐發表獨立文告,將權力交給軍政府。
11月8日,在同盟會會員策劃和支持下,新軍第九鎮統制徐紹楨,於南京城外六十里之秣陵關宣佈起義。徐紹楨與上海都督陳其美及蘇浙起義軍將領商定組建聯軍會攻南京,徐紹楨任總司令。11月11日,聯軍司令部在鎮江成立。11月24日至12月1日,在總司令徐紹楨的統一指揮下,聯軍相繼攻佔烏龍山、幕府山、雨花台、天保城等據點。後黃興趕來加入指揮。12月2日一舉攻佔南京城(見蘇浙聯軍攻克南京之戰)。至此,長江以南全部為革命軍據有。
12月2日,通過英國駐漢口領事葛福的斡旋,武漢革命軍與清軍達成停戰協議。
成立南京臨時政府
11月1日,清政府命袁世凱為內閣總理,海外華僑,留學生和國內輿論界認為「袁世凱資格,適於總統」,主張爭取袁世凱反正,推舉其為第一任大總統。11月9日,黃興致函袁世凱,希望他「以拿破崙、華盛頓之資格,出而建拿破崙、華盛頓之事功」,主張給袁世凱「一個民選的總統」,避免曾國藩剿滅太平天國的悲劇。11月16日,孫中山在巴黎也致電國民軍政府,表示同意舉袁世凱為總統。
1911年11月,以黎元洪為首的武昌集團和以上海都督陳其美、江蘇都督程德全為代表的上海集團,同時展開了籌組中央政府的活動。11月9日,黎元洪以湖北軍政府都督的名義,向獨立各省發出通電,要求各省速派代表到武昌開會,商組中央政府事宜。11月11日,上海都督陳其美、江蘇都督程德全等三省軍政府都督電邀各省派代表到上海開會。11月15日,各省都督府代表聯合會在上海舉行,上海、江蘇、浙江、福建等省代表參加。武昌集團堅持會議要移到武昌召開。由於武昌最先發動起義,多省代表已抵達武漢,同盟會主要領導人黃興、宋教仁等人也在武漢。最後,上海集團讓步,議決各省代表赴武漢,定於30日在漢口召開會議,商議組織臨時中央政府,制定《中華民國臨時政府組織大綱》。但每省在上海仍須留1名代表作爲通信聯絡機關。
11月21日,各省代表陸續到達武昌。此時恰值清軍攻陷漢陽,武昌危急。各省代表於11月30日在漢口英租界順昌洋行召開第一次會議,參加會議的有十四省代表二十四人,推譚人鳳為議長。議決臨時政府成立以前,由鄂軍政府代中央軍政府職權,鄂軍都督代中央軍政府大都督。12月2日,決定先制定臨時政府組織大綱,選舉雷奮、馬君武、王正廷為組織大綱起草員。並做出了「如袁世凱反正,當共舉為臨時大總統」的決定。12月3日,會議通過《中華民國臨時政府組織大綱》,臨時政府組織大綱分三章共二十一條,並即日由全體省代表簽名宣佈。同時決定以南京為臨時政府所在地,確定臨時政府為總統制共和政府。各省代表於七天內齊集南京,如有十省以上代表到達,即開臨時大總統選舉會。
12月4日,宋教仁、陳其美等卻召集留在上海的各省代表沈恩孚、俞寰澄、朱葆康、林長民、馬良、王照、歐陽振聲、居正、陶鳳集、吳景濂、劉興甲、趙學臣、朱福詵在上海江蘇省教育總會舉行會議,列席會議的還有章炳麟、趙鳳昌、章駕時、蔡元培、王一亭、黃中央、顧忠琛、彭錫范。大會以投票的方式,議決公電孫中山歸囯主持大政,推舉黃興為暫定大元帥,黎元洪為副元帥,由大元帥主持中華民國臨時政府。議決黃興對於大元帥一職再三推辭,黎元洪卻不願屈居黃興之下,表示反對,17日改推舉黎元洪為大元帥,黃興為副元帥。在討論國旗時,湖北代表提議用十八星旗,福建代表提議用青天白日旗,江浙方面提議用五色旗為國旗象徵五族共和,紅、黃、藍、白、黑,象徵漢、滿、蒙、回、藏。最後形成了以五色旗為國旗、鐵血旗為陸軍旗、青天白日旗為海軍旗的折衷方案。
12月11日,上海和漢口兩地的17省代表來到南京,繼續商討建立中央政府。12月14日,各省代表在南京開會,決定根據《臨時政府組織大綱》選舉總統,此時各代表分成支持在湖北首功的黎元洪以及黃興兩派,相持不下。12月15日,代表獲悉袁世凱贊成共和,決定暫緩選舉臨時總統,虛位以待袁世凱反正。
12月25日,孫中山從法國馬賽回國抵達上海。孫中山由於有著比較高的威望,受到許多革命團體的支持,成為眾望所歸的總統人選。立憲派和舊勢力也認為孫中山是在爭取袁世凱反正之前的總統人選。12月28日,在南京召開臨時大總統選舉預備會。12月29日,各省代表在南京召開選舉臨時大總統會。臨時大總統根據臨時政府組織大綱第一條:「臨時大總統,由各省都督代表選舉之;以得票滿總數三分之二以上者為當選。代表投票權,每省以一票為限。」選出。參加選舉的有直隸、奉天、山東、山西、河南、陝西、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蘇、浙江、福建、廣東、廣西、雲南、四川等十七省代表四十五人,孫中山獲得十七張有效票的十六票,當選為中華民國第一任臨時大總統。
1912年1月1日,孫中山在南京正式宣佈中華民國成立,並宣誓就任臨時大總統,在「臨時大總統就職宣言書」中強調「國家之本,在於人民。合漢、滿、蒙、回、藏諸地為一國,即合漢、滿、蒙、回、藏諸族為一人。是曰民族之統一。」。1月2日,孫中山通告各省廢除陰曆,改用陽歷,以中華民國紀年,1912年為中華民國元年。1月3日,各省代表會議推選黎元洪任臨時副總統,並通過了孫中山提出的臨時政府各部總長、次長名單,正式組成中華民國臨時政府。臨時政府下設十個部,陸軍部總長黃興兼任參謀本部總長,海軍部總長黃鐘瑛,外交部總長王寵惠,司法部總長伍廷芳,財政部總長陳錦濤,內務部總長程德全,教育部總長蔡元培,實業部總長張謇及交通部總長湯壽潛。此外,總統府秘書長胡漢民,法制局長宋教仁,印鑄局長黃復生。1月11日,各省代表會議通過以《中華民國臨時政府組織大綱》為綱領,以南京為臨時首都,以紅黃藍白黑五色旗為中華民國國旗,象徵五族共和之意。1月28日各省代表會議成立臨時參議院,各省代表會為任參議員,推林森、陳陶遺任正副議長。
朝廷反應與南北議和
武昌起義之後,在中國有重大利益的外國列強保持了觀望態度,並試圖從北京政權或武昌政權中尋找到最能符合各方利益的一派來支持。
10月14日,清廷任命前被罷黜,現在彰德養病的袁世凱為湖廣總督,袁托病不就。10月22日湖南獨立。10月23日江西九江獨立。10月27日任命袁為欽差大臣,統率北洋軍向武漢進攻。10月29日山西獨立。同日新軍第二十鎮發動欒州兵諫。11月1日,清廷授袁為內閣總理大臣。11月2日,在攻下漢口之後,便按兵不動,開始暗中與南方議和。11月3日清政府頒佈《憲法重大信條十九條》。
11月13日,袁世凱帶衛隊抵京任內閣總理大臣。16日,組成責任內閣,取得了清廷統治下的全部權力,並獲各國承認與支持。
11月26日,袁世凱托英國駐漢口總領事葛福(Herbert Goffe)向軍政府和各省代表提出議和三條件:停戰,清帝退位,選袁世凱為總統。12月1日,南北雙方簽訂了《武漢地區停戰協定》,武漢地區於12月3日上午8時至12月6日上午8時停火三天。12月3日,武漢地區停火,進行休戰談判。
12月8日,袁世凱派唐紹儀為總理內閣大臣的全權代表,12月9日,唐紹儀等離京赴武漢與黎元洪或其代表商談大局。同日,各省代表正式推舉伍廷芳為民軍議和全權總代表。
在外國列強的干預下,代表北方的唐紹儀與南方的伍廷芳在上海英租界進行了談判。後來達成協議,袁世凱支持逼清廷退位,換取南方各省支持袁任中華民國大總統。為了防止新生的共和政體遭到內戰或外國軍隊可能的入侵而夭折,孫中山同意袁世凱提出的把中國統一到以袁世凱為首的北京政府之下的要求。
1912年1月1日,南京臨時政府正式成立,孫中山先生在南京就任臨時大總統。1月11日、17日、19日,南京臨時政府接連三次要求列強承認,均無一字答覆。1月2日,袁得知孫中山就任大總統後,撤銷唐紹儀和談代表的資格。
1月16日,袁世凱在下朝的路上遭到同盟會京津分會組織的炸彈暗殺,炸死袁衛隊長等十人,袁倖免遇難,17日袁派人向革命黨人表示效忠革命,希望革命黨人不要再對其進行暗殺活動。
1月20日,南京臨時政府向袁世凱正式提出清帝退位優待條件。1月22日,孫中山發表聲明,只要袁世凱贊成清帝退位,自積即行辭職,讓位於袁世凱。袁世凱得到這個保證後,便加緊了逼宮的進程。袁世凱以利害遊說和買通慶親王奕劻和那桐,並以金錢賄賂隆裕太后身邊受寵的太監張蘭德(人稱小德張),威嚇隆裕太后,大勢已去,如果革命軍殺到北京,則皇室生命難保,而同意讓位,則可有優待條件。
1月25日,在袁世凱授意下,段祺瑞率北洋將領47人聯名致電內閣、軍咨府、陸軍部和各王公大臣,提出民軍已答應對清朝皇室、王族及滿蒙回藏各族的優待條件,陳情「即此停戰兩月間,民軍籌餉增兵,佈滿各境,我軍皆無後援,力太單弱,加以兼顧數路,勢益孤危」,要求「懇請渙汗大號,明降諭旨,宣示中外,立定共和政體」。1月29日,召開清廷御前會議,會上決定推諉,以取得革命黨人的優待條件。2月3日,隆裕太后授予袁世凱全權,與南京臨時政府商定清朝皇帝退位條件。
2月6日,南京參議院通過清室退位《優待條例》和張謇起草的《清帝退位詔書》。優待條例包括:
一,大清皇帝尊號不廢,民國政府待之以外國君主之禮。
二,民國每年撥四百萬元供皇帝支出。
三,皇帝暫居宮禁,日後移居頤和園。
四,清王室的宗廟陵寢,永遠奉祀,並由民國派兵保護。
五,德宗(即光緒)崇陵所有產用經費由民國支出。
六,宮內執事之人,繼續留用,唯不得招閹人。
七,皇室私有財產,由民國派兵保護。
八,禁軍編入民國陸軍。
除清室退位優待條例外,還有對清王族及滿蒙回藏各族待遇七條。
清帝退位
2月12日,在清朝內閣總理大臣袁世凱等大臣的勸說和逼迫下,宣統帝溥儀的母后隆裕太后接受清室《優待條件》,發布《退位詔書》,宣佈清宣統皇帝退位,並授權袁世凱組織臨時共和政府。
《退位詔書》由張謇起草,並由臨時參議院通過,但其中,「即由袁世凱以全權組織臨時共和政府」為袁世凱手下所添加。至此,大清帝國正式終結,並被中華民國取代與繼承。統治了中國二百六十八年的清朝正式宣告滅亡,中國兩千年來的帝制也宣告滅亡。
袁世凱任臨時大總統
宣統退位後,1912年2月13日孫中山提出辭呈,向臨時參議院推薦袁世凱接任。2月15日臨時參議院選袁世凱任臨時大總統和設都南京。3月8日又通過《臨時約法》。3月10日袁世凱在北京宣誓就職中華民國第二任臨時大總統。直到此時,各強國才開始陸續承認中華民國。袁世凱以北京兵變為由,遷都北京。
袁就職之後,堅持一個強有力的中央政府,斷絕了一些革命黨人分省獨立的企圖。同時袁積極與列國交涉,保全了中國對蒙古和西藏的主權。
從此至1928年間稱為「北洋時期」,該時期的中華民國政府也稱為「北洋政府」。
1913年2月,中國首次根據《臨時約法》的規定,進行國會選舉。國民黨所得議席最多,預備由宋教仁出任內閣總理。3月20日,宋教仁在上海遇弒身亡,袁世凱被認為是背後策動暗殺者。[1]7月,孫中山發動二次革命,武力討伐袁世凱,但被袁擊敗。袁世凱最後更復辟稱帝,失敗後,中國進入軍閥割據的時期。孫中山則在廣州多次組織護法政府(即「三次革命」),中國出現南北分治局面,
影響
歷史意義
辛亥革命被中國共產黨稱為是「中國歷史上一次偉大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推翻了滿清政府及中國實行二千餘年的封建皇權制度,建立了亞洲第一個民主共和國——中華民國。在此之前的中國的歷次起義都是以一個朝代代替另一個朝代而結束,但辛亥革命卻徹底推翻帝制,並試圖建立新的政治體制——共和制。儘管後來民主共和的規則受到北洋軍閥多次不同程度的破壞,甚至一度有短暫帝制的復辟,但他們都不能從根本上顛覆眾望所歸的共和國體。
當時成功的中國革命黨人並沒有一個確切的治國方案,遂按照美國憲法,美國政治體制,實行總統共和制。儘管因為現實社會條件的限制和統治者們對約法的蔑視,例如孫文為約制袁世凱而隨意更改《民國約法》,袁世凱後來又因稱帝而中止了約法,民國初年民主共和體制併為真正貫徹實施,但這畢竟是中國首次試圖實行民主共和政體,推動了民主共和觀念在中國的傳播,使民主共和的價值觀得到了確立,具有劃時代的歷史意義。
在辛亥革民後相當長的時間內,二千餘年的帝制、專制思想都沒有在中國完全消除,而且還一度具有相當的社會基礎。儘管中國共產黨聲稱在1949年建立的人民民主專政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實現了「真正的人民當家作主」,一些人則認為類似美國三權分立式的所謂「真正的民主共和」還從來沒有得以在中國全面實行——無論是北洋政府、國民黨的南京國民政府、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
從思想史的角度看,辛亥革命也是一場深刻的思想啟蒙運動。自漢代董仲舒以來的中國思想中,君臣關係是「三綱五常」中三綱之首,皇帝不僅是政治上的權威,也是文化中諸多價值觀念的重要依據與合法性的來源。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制,就在打破了帝制政治的價值觀和政治思想的同時,也對於中國傳統以儒家為主的諸多價值觀的權威性產生衝擊,致使在其後的新文化運動中一度出現打倒孔孟、「全盤西化」等民族虛無主義思想。文化權威的消失,也造成這一代知識分子產生前所未有的焦慮感,因此如無政府主義、自由主義、三民主義、社會主義(尤以具有明確進程的共產主義)等具有完整系統的新價值體系,成為了大批中國知識分子的新信仰。
此外,從辛亥革命各省獨立響應開始,中國進入長期的分裂混亂之中,除了袁世凱曾在二次革命之後曾短暫大致統一全國之外,其他中華民國的政權都未能直接統治整個中國(如號稱統一的國民政府只能收到五個省的稅收),一直要到1950年代,才由中國共產黨使中國大陸再度統一。長期的分裂及戰亂,對於中國的經濟發展及現代化建設造成很大的阻礙。
社會影響
辛亥革命對中國社會的影響並不如想像中來得大。辛亥革命雖然常被稱作「中國的資產階級革命」,但當時中國其實缺乏一個強大的資產階級,參與革命者也並非以資產階級為主,而革命的成功也未直接促成資產階級的進一步發展。而在傳統社會的改變上,辛亥革命只打倒了社會頂層的滿人權貴,但中國傳統地方社會居領導地位的各省士紳及漢人舊官僚,也大多在辛亥革命中轉投向革命而獲得地位,反而更加鞏固他們的地位。
辛亥革命並沒有像西方資產階級革命那樣,重新建構社會結構。參加辛亥革命的更多的是軍人,舊式官僚,各地士紳。這些人在辛亥革命後仍然掌握權力。雖然其主要領袖孫中山出身平民知識分子,但中國貧窮的平民階層沒有參加辛亥革命,因此辛亥革命後,生存條件沒有發生根本性的改變。
辛亥革命後的軍閥割據,大量戰亂及軍人政治才使傳統擁有知識和功名的士紳官僚力量漸衰,代之而起的是具軍事背景的人物以及地方土匪惡霸。
辛亥革命對於十八世紀後的人口劇增,清末的土地兼併以及西方列強對中國的壓迫和經濟侵略等問題,沒有從根本上改觀。
對邊疆地區的影響
辛亥革命爆發前的革命組織,多以漢族為本位。他們提出「驅除韃虜」後所建的民國,往往指單限於以漢族為主的十八行省(武昌起義時所用的十八星旗即為佐證);東北、內蒙、外蒙、新疆和西藏都被排除在外。辛亥革命爆發後,清朝權威下降,自顧不瑕,列強更趁機支持邊疆地區的民族獨立運動,如俄羅斯(俄羅斯帝國及蘇聯)支持外蒙古獨立(包括唐努烏梁海地區),自此該地區開始了脫離中國的進程。
1910年,清朝藉故由趙爾豐率兩千軍隊,強行駐扎於拉薩,達賴喇嘛因此前往印度避難,而清朝則再次取消了達賴喇嘛的封號。在大吉嶺的達賴喇嘛開始與英國人接觸,希望通過英國、印度的幫助,使西藏獲得更大的自治。隨著辛亥革命爆發,各地發生兵變,趙爾豐在四川被殺,駐藏軍隊也採取行動,抓捕了清朝的駐藏大臣,但在隨後與藏軍的衝突中,被繳械投降,後全部被遣返內地。1913年1月,達賴喇嘛回到拉薩。袁世凱發電報,表示要恢復達賴喇嘛的封號,而達賴喇嘛在回覆中,則直接重申了他對西藏的全權統治,這份聲明甚至被部分西藏人看作「獨立宣言」。內地對西藏的影響急轉直下,而後西藏各地產生了「驅漢事件」。為了防止內地軍隊再次入藏,噶廈政府開始從英國購置軍火,絕大部分藏軍都被部署到西康,這也導致西藏北部疆域無法得到有力的維持。由於軍費開支的猛漲,更加劇了西藏的內部矛盾。中華民國政府由於忙於戰事,對西藏主要採取外交策略,特別是在國際場合不斷地強調對西藏的主權。英國儘管不支持西藏完全獨立,但西藏噶廈政府還是對其抱有很高的期待,1914年,雙方簽定協議,西藏噶廈政府將「東北邊境特區」割讓給了印度,也就是現在的阿魯那恰爾邦,對於此協議,中華民國以及後來成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都拒絕承認。
在馬來亞的影響
馬來西亞和新加坡華人介入中國的革命活動是史無前例的,雖然革命活動主要在於挽救中國,但這一行動已對當地華人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對於馬來半島和新加坡的影想大致可以分為:
馬新華人民族主義思潮的興起
馬新華人團結力量的增長
新思想的湧現
政黨政治的影響
孫中山於1911年12月29日在南京就任臨時總統後,許多在馬來半島和新加坡的中立派及保皇派分子轉而支持孫中山。武昌起義後,馬來亞和新加坡各地華人剪掉辮子,另一方面,在同盟會和孫中山的號召下,當地華人也基極捐款支持革命運動。
1911年,辛亥革命成功後,啟開的民族主義思潮,成為馬來西亞和新加坡華人與中國維繫關係的主要指導源泉。由於民族主義的思想鼓吹,遂使到數以千計的當地華人青年回到中國參加推翻清朝,並在個方面給於孫中山金錢上的援助革命。同時,這種思潮也帶著反對外來殖民勢力的意念,一直發展下去。
當孫中山在馬來半島和新加坡展開革命之前,當地華人是不團結的,常有幫派和籍貫的鬥爭。不團結阻礙了革命思想的傳播,幫派斗爭影響華人社會的經濟成長並阻止了不同方言集團的合作。
1906年,孫中山在吉隆坡主持同盟會支會成立儀式時發出警告說:當地華人的不團結最終將導致整個華人社會的崩潰。因此同盟會展開各種宣傳活動,如閱書報社、夜校、戲劇表演,使到不同方言的集團為孫中山的革命而在一起工作,這使得不同籍貫的華人有機會學習相互了解,相互合作以解決共同的難題。通過不間斷的聯繫,華人的團結精神和國民意識逐漸被加強和發展起來。1909年,在打巴成立的集群社就是灌輸團結思想的組織。
另一項最主要的發展便是在馬來半島和新加坡的學校傳播標準華語,主要目的在於打破使用以往的方言教學。這使得不同籍貫的華人間有了共同的媒介語。
孫中山的革命思潮帶為馬來半島和新加坡帶來了新的思想,衝擊了華人傳統的舊社會和舊傳統。利他主義,捨己為群,平等和自由之觀念因此不斷傳開。鼓勵設立女子學校,女人被允許加入社會活動和參加孫中山革命。
孫中山革命成功後,在1912年8月13日成立國民黨。得到英國殖民政府的許可後,便在馬來亞成立國民黨馬來亞支部。由於英國當局認為非與英殖民政府對抗,1912年12月18日,又許可在新加坡成立北京國民黨星洲聯絡支部。國民黨在馬來亞繼續作合法活動,直到1925年其註冊被吊銷,理由是未根據社團法令提供所需的資料。雖然如此,國民黨的活動未停止,而是繼續秘密地存在。而國民黨在馬來亞和新加坡的活動,為日後的抗日戰爭、馬來西亞和新加坡的政治運動等都帶來了深遠的影響。
評價
在民國前幾年,知識分子們和革命的參與者尚為辛亥革命的成功推翻滿清而興奮不已,對辛亥革命的成就有較高的評價。不過,由於共和民主並沒有在辛亥革命後得到真正的實施,因而人們也從不同的角度作出反思。孫中山在1921年給俄羅斯外交人民委員齊契林的信中提到「現在我的朋友們都承認:我的辭職是一個巨大的政治錯誤」,孫中山在遺囑內也囑咐曰「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當時的知識分子認為政治革命不足以救中國,因此要進一步發動文化上的改革。
1920年代以後的國共兩黨,則對於辛亥革命有了較高的評價。國民黨視孫中山為中華民國的國父,視辛亥革命為其所領導成功的革命,賦予辛亥革命有極高的評價,辛亥革命是現代中國史的起點,是中國能發展成民主及現代的國家最重要的關鍵。
而共產黨雖然認爲辛亥革命由於資產階級的妥協性和軟弱性,只是推翻清朝的專制統治,沒有提出反對帝國主義、反對封建主義的主張,沒有建立共和體制,更沒有進行土地改革和深刻的社會革命,來達到平均地權的主張,而是在列強的壓力下,與代表舊勢力的袁世凱妥協,把勝利果實拱手相讓。但同時又認可辛亥革命是個具有階段性成就的革命,為後來進一步革命奠定基礎。例如劉少奇認為「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國的觀念從此深入人心」。周恩來指出「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統治,結束了我國二千多年的君主專制制度,使人們在精神上獲得了空前的大解放,為以後革命的發展開闢了道路。這是一個偉大的勝利」。何香凝認為「辛亥革命是一個偉大的勝利,它摧毀了兩千多年的君主專制制度,在廣大人民中傳播了民主共和國思想的種子,促進了中國人民革命鬥爭的新發展」。其後馬克思主義史學的史家,多把辛亥革命視為中國資產階級革命,亦即社會主義革命之前所需要的前一階段的革命。這種以視辛亥革命為正面意義的想法,1950年代以後的海峽兩岸,都是主流的觀點。
一直要到了1980年代晚期到1990年代,才開始有人對這種以革命是正面甚至是「革命崇拜」的想法作出反省,章士釗晚年說:「今之論士,語涉辛亥革命,往往過於誇張,估計成功二字,溢量太不知何許。」又如中國的思想史家李澤厚、劉再復等人,認為在20世紀初的中國,保留君主的漸進改革比暴力的革命更能使中國在穩定中發展,袁世凱、康梁、嚴復、楊度等君主立憲的主張比孫中山更適合於當時的中國。台灣的歷史學者也開始對國民黨加諸於「辛亥革命」的一些「神話」作消解,重新評估辛亥革命的價值和作用。
西方學者,漢學家和歷史學家對辛亥革命也有很多研究。著名漢學家費正清評價辛亥革命僅僅是「政體的變革」,而「基本是上一場失敗」。高慕柯認為辛亥革命是一場大於它所有領袖的革命,是一次「沒有真正領導者的革命」。
哥倫比亞大學教授納散尼爾•佩弗(Nathaniel Petter)對辛亥革命以及辛亥革命試圖建立起的共和整體給予很低的評價:「1911年在中國建立起美國共和政體的仿製品,真是荒唐可笑。……那一種共和政體是一個大失敗,因為它在中國的歷史、傳統、政治經歷、制度、天性、信仰觀念或習慣中毫無根據地。它是外國的、空洞的,是附加在中國之上的。它隨著時間的推移很快就被除去。它不代表政治思想,只是政治思想的一幅漫畫,一幅粗糙的、幼稚的、小學生的漫畫。……這種共和政體悲慘地結束了,即悲慘地失敗了。然而,失敗的並不是共和政體……而是一代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