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GAMES 討論區

 找回密碼
 快速註冊
搜索
查看: 1009|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轉貼] 維生素C [複製鏈接]

Rank: 7Rank: 7Rank: 7

帖子
5052
EXP
6727 點
金幣
6300 個
好友
0
註冊時間
2008-3-2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於 2008-4-1 15:38:14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維生素C又稱L-抗壞血酸,是高等靈長類動物與其他少數生物的必需營養素。抗壞血酸在大多的生物體可藉由新陳代謝製造出來,但是人類是最顯著的例外。最廣為人知的是缺乏維生素C會造成壞血病。

維生素C的藥效基團是抗壞血酸離子。在生物體內,維生素C是一種抗氧化劑,因為它能夠保護身體免於氧化劑的威脅,維生素C同時也是一種輔酶。

但是由於維生素C是一種必需營養素,它的用途與每天建議使用量經常被討論。當它作為食品添加劑,維生素C成為一種抗氧化劑和防腐劑的酸度調節劑。好幾個E字首的數字(E number)收錄維生素C,不同的數字取決於它的化學結構 ,像是E300是抗壞血酸,E301為抗壞血酸鈉鹽,E302為抗壞血酸鈣鹽,E303為抗壞血酸鉀鹽,E304為酯類抗壞血酸棕櫚和抗壞血酸硬脂酸,E315為異抗壞血酸除蟲菊。

生物學意義


更多資料:抗壞血酸

維生素C是純的左旋光異構抗壞血酸;相對的右旋光異構物在生物體內毫無用處。這兩種是同分異構物。左旋光抗壞血酸是強還原劑,當它進行作用時,會轉化為它的氧化形式為左旋光脫氫抗壞血酸左旋光脫氫抗壞血酸經由體內的酶和穀胱甘肽可回覆至活性的左旋光抗壞血酸的形式。 左旋光抗壞血酸是一個與葡萄糖相似的弱糖酸結構,能夠很自然的使氫離子附著上去而形成抗壞血酸,或是附著金屬離子,形成抗壞血酸礦物質。

功能作用

在人體內,維生素C是高效抗氧化劑,用來減輕抗壞血酸過氧化物酶(ascorbate peroxidase)基底的氧化應力(oxidative stress)。還有許多重要的生物合成過程中也需要維生素C參與作用。

維生素C為8種不同的酵素作為電子供體:

其中3種參與膠原羥化。這些反應將羥基放入氨基酸的脯氨酸或賴氨酸,再將此胺基酸加入至膠原蛋白分子內(經由脯氨羥化酶和羥化酶),從而使膠原蛋白分子能夠承擔其三重螺旋結構,使得維生素C必須在維護組織、血管和軟骨的時候使用。

其中兩種要參與組合肉鹼。肉鹼在運輸脂肪酸進入粒線體製造ATP的時候是必需品。

剩下的三種有以下功能:

多巴胺參與腎上腺素來合成多巴胺羥化酶。
另一種酶加入胺基成為縮胺酸激素,大大增加其穩定性。
其中一種調節酪氨酸代謝。
血漿中的維生素C的累積含量超過100倍的生物器官組織為腎上腺、腦垂體、胸腺、黃體酮及視網膜。而包括腦、脾、肺、睪丸、淋巴結、肝、甲狀腺、小腸黏膜、白血球、胰臟、腎臟、唾液腺等器官組織內的維生素C的含量也高於血漿中的維生素C 10至50倍。


生物合成

維生素C的分子模型。黑色是碳,紅色是氧,白色是氫。藉由一連串的4酶驅動(four enzyme-driven)過程,絕大多數的動植物都可以由葡萄糖自行合成維生素C。在肝臟內從肝醣分解而來的葡萄糖是製造葡萄糖的原料(哺乳類與部分鳥類);抗壞血酸組織是依賴糖原分解的反應。爬蟲類與鳥類的合成器官在腎臟。

失去自行合成維生素C能力的動物有高階的靈長類、天竺鼠、白喉紅臀鵯與食果性蝙蝠。最值得注意的是,人猿族群之中的人類也並沒有能力自行合成維生素C。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是這些動物的基因內的偽基因ΨGULO有缺失,在合成過程中最後的一種L-gulonolactone oxidase酶就無法產生出來。此突變並不會致命,因為有維生素C的食物來源對這些生物而言不虞匱乏,許多這類物種的主食就包含水果。

大多數的靈長類攝取維生素C的量是高於人類攝取建議值的10到20倍。It has been noted that the loss of the ability to synthesize ascorbate strikingly parallels the evolutionary loss of the ability to break down 尿酸。而尿酸與抗壞血酸都是強還原劑。因此有些人主張高階靈長類的尿酸的功能可以將抗壞血酸取代掉。抗壞血酸能夠被人體的氧化抗壞血酸酶氧化。

以一頭成年的山羊為例,它在健康的時候每天會製造出高於13,000毫克的維生素C,而在面臨致命疾病、創傷或壓力時則會製造出高達100,000毫克的維生素C。受到外傷或其他損傷,也被證明了人體使用了大量的維生素C,既使曾有人提議,基於增高的維生素C的回收效率,人的攝取需求是遠遠低於其他哺乳動物。

有部分的微生物,像是酵母已證實能夠從單醣合成維生素C。


缺乏症狀

壞血病是缺乏維生素C的維生素缺乏症,缺乏維生素C的時候,組織的膠原質會變的不穩定而無法正常發揮功能。壞血病的症狀是皮膚出現紅色斑點,海綿狀的牙齦,與從所有的黏膜出血。皮膚的斑點分佈以腿部最多,該病的患者臉色蒼白,沮喪的,部分患者甚至無法自行活動。嚴重的壞血病會出現開放性的潰爛傷口,及掉齒,最終死亡。由於人體無法儲存維生素C,所以如果沒有攝取新鮮的補給品將會很快的耗盡。


發現歷史

詹姆斯·林德,是英國皇家海軍外科醫生,1747年,第一次記錄對照實驗,證實新鮮水果能夠治療壞血病。遠古時代的時候就已知要攝取新鮮蔬菜或是生的動物肉類能夠預防疾病。住在邊緣地區的原住民把這相關行為與其藥用知識混合。溫帶地區的雲杉針葉,或是在沙漠地區的耐旱植物的葉來熬煮。在1536年,法國探險雅克·卡蒂亞,探索聖羅倫斯河的時候,用當地原住民的知識,以挽救他的人免死於壞血病。他將煮沸的水加入針葉喬木的樹葉作茶,後來發現該茶中每100克含有50毫克的維生素C。

綜觀歷史,有時當地機關會建議利用有利於長時間儲存蔬菜的方式度過漫長出海。約翰伍德爾,為第一位外科醫生在他1617年著作的"外科醫生的伙伴"(The Surgeon's Mate),向英國東印度公司推薦能夠預防和治療用的檸檬汁。而荷蘭作家Johann Bachstrom在1734年堅決的提出壞血病是純粹由於完全禁食新鮮的蔬菜和食品,這是單獨的主要病因。

在公元前約400年的文獻資料中,希波克拉底有描述壞血病,而第一次試圖使用科學依據判斷該病的病因是一位英國皇家海軍的外科醫生詹姆士.林德。壞血病對偏遠水手與士兵這類不易食用新鮮蔬果的人是很常見的。在1747年林德在船上做了這個實驗,出現壞血病的船員,大家都吃完全相同的食物,唯一不同的藥物是當時傳說可以治療壞血病的藥方。有些病人每天吃兩個橘子和一個檸檬,其他的人喝蘋果酒、稀硫酸、醋、海水。而實驗的結論是吃柑橘水果的兩人好轉,其它人病情依然。後來林德在1753年出版《壞血病大全》之中發表了他的實驗。


柑橘是第一種能夠攜帶至船上的富維生素C的食物。林德的著作遲遲無法注意到,有部分的原因是他的著作內證據有相互矛盾的地方,還有部分原因是海軍看到好轉的船員還是很虛弱的。此外,新鮮水果是非常難長時間保存在船上,當時是把果汁煮沸在儲存起來,雖然易於延長食用期限,但是維生素就被破壞光了(特別是使用銅製水壺煮沸)。所以船長認為林德的建議沒有效用,因為這些果汁無法治療壞血病。

在1795年之前英國海軍使用檸檬或萊姆來做壞血病的解決方案。而之後比較常用萊姆來解決病症,因為在英屬西印度殖民地能夠採得萊姆,而那邊並沒有檸檬樹,所以檸檬比較昂貴。詹姆斯庫克上尉是最先論證使用新鮮蔬果與像德國酸菜的醃漬蔬菜的優點,成功的讓他的船員完全沒有因壞血病而死亡。因為這個原因英國海軍授予獎牌。

「抗壞血酸」這個名稱是出現於大約18、19世紀當時已知能夠治療壞血病的食物而名,既使當時還不知道為何會有壞血病。這些食物包括檸檬、萊姆、橘、德國酸菜、白菜、麥芽等。

1907年阿克塞爾霍爾斯特(Axel Holst)和西奧多諾普利(Theodor Frølich)發表使用天竺鼠做壞血病實驗的論文。他們餵食飼料給天竺鼠,而這些飼料之前會使鴿子出現腳氣病,但是他們很驚訝的發現天竺鼠出現壞血病的症狀。而在之前普遍認為只有人類才會出現此症狀。


抗壞血酸的發現

1912年,波蘭籍美裔生物化學家卡西米爾·馮克,綜合了以往的試驗結果,發表了維生素的理論。之後從1928年至1933年間,匈牙利的研究團隊之中的約瑟夫 L 史文貝力(Joseph L Svirbely)與艾伯特聖捷爾吉(Albert Szent-Györgyi),還有查爾斯葛蘭金(Charles Glen King)這些人首先從生物中分離出維生素C而且證明就是抗壞血酸。而聖捷爾吉在1937年因為研究維生素C而獲得諾貝爾生物或化學獎。

1928年北極區人類學家Vilhjalmur Stefansson試圖證明為何愛斯基摩人能夠在毫無蔬菜的飲食中不會得到壞血病,而有類似高肉類飲食的歐洲極地探險家卻會出現病症。他認為那些原住民是從微煮的肉類中獲得維生素C。所以從1928年開始,一年中他和他的同事在醫務人員的監督下採用完全的微煮肉類飲食;而這一年他們並沒出現壞血病。

1933到1934年間,英國化學家沃爾特諾曼哈沃斯(Walter Norman Haworth)與艾德蒙赫斯特(Edmund Hirst),還有波蘭化學家撒迪厄斯賴希史泰因(Tadeus Reichstein)分別最早成功人工合成維生素C。這使得維生素C得以大量製造。而哈沃斯於1937年因為這項研究獲得了諾貝爾化學獎。

1934年羅氏藥廠成為第一家大量生產維生素C的製藥工廠。

1959年J.J.伯恩斯表示,之所以一些哺乳動物易患壞血病,是由於自己的肝臟無法產生氧化gulonolactone左旋酶,這是連鎖四酶合成維生素C的最後步驟。美國化學家艾爾文史東是首次利用維生素C來食物保鮮。之後他發表了一項理論,由於人類有個變種的氧化gulonolactone左旋酶編譯基因而無法產生該酶。


日建議需求量

北美飲食攝取參考建議每日至少攝取90毫克,但不要超過每日2公克(每日2000毫克)。但是其他無法產生維生素C的物種需要攝取建議量的20倍至80倍。而科學家們也在爭論著最佳攝取的頻率(每次服用量與服用時間間隔)。不過以一般正常成人而言,即使維生素C攝取不足,只要飲食均衡,還是能夠預防急性的壞血病,而對於懷孕、吸菸或是壓力大的人就需要攝取多一點。

高劑量攝取(數千毫克計)可能會導致腹瀉,不過只要立刻降低攝取量就不會對人體有害。贊同藥物替代方案(不服用藥物而服用維生素C)[41]的人則是聲明足以腹瀉的最低劑量才是真正的維生素C需求量。Cathcart[41]與Cameron兩人演示了癌症末期或是嚴重的流行性感冒的病患攝取高達200公克的抗壞血酸不會出現任何腹瀉狀況。癥狀的加重,人體會增加維生素C的攝取量,來對抗病毒及其它高度緊張的危機。病好了,維生素C的飽和量就減少到每天4-15克。維生素C有輔助消滅病毒的作用,但也是人體補充營養,中和病毒產生的毒素和修復被病毒破壞的體質之必要成份。

官方建議攝取量

維生素C的建議攝取量有被一些國家機關訂定出來:

英國食品標準局提出:每日40毫克。
世界衛生組織提出:每日45毫克。
美國國家科學學會提出:每日60–95毫克。
美國官方定義25歲男性的可容忍的最高攝取量(Tolerable Upper Intake Level)為每日2,000毫克。

非官方訂定的建議攝取量

有些獨立的研究人員計算出來一個成人達到與哺乳動物的血漿濃度相近的攝取量而訂定出來:

每日400毫克:Linus Pauling 研究所。
每12小時500毫克:Roc Ordman教授,研究生物體內自由基推論得。
每日3,000毫克(或患病時上修到300,000毫克):維生素C基金會。
每日6,000–12,000毫克:Thomas E. Levy,科羅拉多州的綜合醫療中心。
每日6,000–18,000毫克:Linus Pauling對自己採用此劑量標準。
每日3,000–200,000毫克:Robert Cathcart的建議稱之為"維生素C腹瀉容忍量",不斷口服維生素C,直到造成腹瀉,正確劑量就是不會腹瀉的最高劑量。

來源

蔬菜水果中含有很多的維生素C。固體的維生素C, 維生素C化鈣和維生素C化鈉都是很穩定的化合物,在乾燥的空氣和室溫下可以無限期地儲存。但是維生素C溶解在水中時,就很容易氧化。水果切開後發黃並逐漸轉成褐色,蔬菜炒得過熟時變黑,都顯示維生素C被氧化的結果。所以生食蔬菜水果可以攝取最多的維生素C。

從蔬菜水果中攝取維生素C,是可以防止壞血病的,但是不足以保持所有器官的最理想的狀態,更無法積極地對抗病毒傳染的疾病。

維生素C片在市面上很普遍,早年是有從天然水果提煉的,現在則完全是從葡萄糖用化學和發酵方法合成的。合成的維生素C因為經過細菌發酵,和天然的維生素C完全相同,都同樣的有左旋旋光性。

還有藥廠將1克維生素C粉末和碳酸鈣,碳酸鈉等的粉末壓片裝在小塑料袋中,服用時倒入水中,就像汽水一樣冒泡,稱為維生素C泡騰片。

維生素C化鈣是最適於作為營養劑每天服用的。因為維生素C和鈣是食物以外最重要的兩種營養素。對美國人來說,鈣的每天需求量是1克,維生素C是每天10克,中國人應該減半,0.5克鈣和5克維生素C。如果服用5克抗壞血酸鈣,可以獲得4.5克的維生素C和0.5克的鈣。

如果要服用大量的維生素C來治療疾病,不宜使用抗壞血酸鈣,因為過量的鈣會消耗維生素C以排出體外。口服大量的維生素C,還是要用純粹的維生素C或是抗壞血酸鈉。

靜脈注射維生素C或皮下注射維生素C,則必須使用抗壞血酸鈉的溶液。

植物來源

Rose hips are a particularly rich source of vitamin C植物來源 數量
mg/100g
卡姆嘉寶果
Camu Camu 2800
寧夏枸杞 2500
薔薇果 2000
西印度櫻桃 1600
棗 500
猴麵包果 400
黑醋栗 200
番石榴 100
奇異果 90
椰菜 90
羅甘莓 80
紅茶藨子 80
抱子甘藍 80
荔枝 70
柿子 60
番木瓜 60
草莓 50
橙子 50
植物來源 數量
檸檬 40
瓜類, 哈密瓜 40
花椰菜 40
葡萄柚 30
覆盆子 30
柑橘 30
橘子 30
西番蓮果 30
菠菜 30
嫩甘藍 30
萊檬果 20
芒果 20
瓜類, 蜜瓜 20
懸鉤子 20
西紅柿 10
藍莓 10
菠蘿 10
木瓜< 10

植物來源 數量
葡萄 10
杏 10
李子 10
西瓜 10
香蕉 9
胡蘿蔔 9
鱷梨 8
小蘋果 8
桃子 7
蘋果 6
黑莓 6
甜菜根 5
梨 4
萵苣 4
黃瓜 3
茄子 2
無花果 2
越桔 1

動物來源

和其他大多數動物一樣,山羊亦能自製自身需要的維他命C食物 數量
羔牛肝 (生) 36
牛肝 (生) 31
蚝 (生) 30
鱈魚卵 (炸) 26
豬肝 (生) 23
羊腦 (煮) 17
雞肝 (炸) 13
羊肝 (炸) 12
羊心 (烤) 11

食物 數量
羊舌 (燉) 6
人奶 (鮮) 4
山羊奶 (鮮) 2
牛奶 (鮮) 2
牛排 (炸) 0
雞蛋 (生) 0
熏豬肉 (炸) 0
羔牛肉排 (炸) 0
雞腿 (烤) 0

人工合成

維生素C最早是從動植物中提煉出來的。後來發展出化學製造法,以及發酵及化學共享的製造法。發酵法是用微生物或酶將有機化合物分解成其它化合物的方法。現在的維生素C工業製造法有兩種,一種是Reichstein發明的一段發酵製造法,一種是尹光琳發明較新的兩段發酵法。在圖一中顯示兩種製造法的比較。

Reichstein製造法是瑞士化學家Reichstein發明的製造法,現在還是被西方大藥廠如Hoffman la Roche, BASF及日本的武田製藥廠等採用。中國藥廠全部採用兩段發酵法,歐洲的新廠也開始使用兩段發酵法。

兩種方法的第一階段都相同,就是先將葡萄糖在高溫下還原而製成山梨醇Sorbitol,再將山梨醇發酵變成山梨糖Sorbose。Reichstein製造法將山梨糖加丙酮製成二丙酮山梨糖Di-acetone sorbose,然後再用氯及氫氧化鈉氧化成為二丙酮古龍酸DAKS(Di-acetone-ketogulonic acid)。DAKS溶解在混合的有機溶液中,經過酸的催化重組成為維生素C。最後粗製的維生素C經過再結晶成為純粹的維生素C。Reichstein製造法多年來經過許多技術及化學的改進。使得每一步驟的轉化效率都提高到90%,所以從葡萄糖製造成的維生素C的整體效率是60%。

Reichstein製造法需要許多有機及無機化學物質和溶劑,例如丙酮,硫酸,氫氧化鈉等。雖然有些化合物可以回收,但是需要嚴格的環保控制,和高昂的廢棄物處理費用。兩段發酵法是中國微生物學家尹光琳發展出來的,所有的中國維生素C藥廠都採用此法。許多西方藥廠也得到此法的專利使用權,包括Roche和BASF-Merck合作的計劃。此法的設備費用及操作投資都較低,生產成本只有Reichstein製造法的三分之一。

兩段發酵法是用另一發酵法代替Reichstein製造法製造DAKS的步驟。發酵的結果是另一種中間產物2-酮基古龍酸(2-Keto-L-gulonic acid KGA)。最後將KGA轉化為維生素C的方法與Reichstein製造法類似。兩段發酵法比Reichstein製造法使用的化學原料少,所以成本降低,而且廢棄物處的費用也減少。

現在有許多其它製造維生素C的方法在研究發展中,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有以下兩種方法;一是將葡萄糖直接發酵成為KGA,在美國有Genencor, Eastman, Electrosynthesis, MicroGenomics 等公司及美國阿岡國家實驗室Argonne National Laboratory在進行。另一是將細菌的基因重組使得可能用一步發酵直接將葡萄糖轉化為維生素C。

許多維生素在高溫,日曬,及水溶的環境中不穩定。為避免維生素在使用過程中分解,維生素可以加入其它穩定劑或製造成化學衍生物以維持其穩定性。市售的維生素C製成不同的型式以適合不同的應用,有不同純度的粉末和結晶,也有做成維生素C化鈉及維生素C化鈣等衍生化合物。維生素C化鈉較適合做為肉類保鮮的抗氧化劑,維生素C化鈣則適合做為同時提供維生素C和鈣質的營養素。可以抗熱抗壓的單磷酸維生素C化鈣Calcium Ascorbyl Monophosphate主要是供應飼料加工業。其它特殊用途的維生素C產品,例如Roche藥廠出品Stay-C,它不容易溶解於水,所以可以做為魚類的飼料。


在人體中的作用

維生素C治療壞血病是250年來醫學證實的事實。壞血病是長期缺乏維生素C的最終病況,它在人體上的表現是極度疲乏,肌肉無力,皮膚腫脹疼痛,牙齦出血,口臭,皮下及肌肉中血管破裂出血,關節軟弱,骨骼脆弱以致骨折,虛脫,瀉痢,肺臟及腎臟衰竭而導致昏迷以致死亡。由此可見維生素C對各個主要器官都有影響。

腎上腺是人體含維生素C最高的器官。人體在緊張的時候,腎上腺分泌大量的腎上腺素到全身的肌肉中,準備好隨時動作,應付危機。腎上腺素是從酪氨酸Tyrosine製成多巴Dopa,轉化成多巴胺Dopamine,再轉化為降腎上腺素Noradrenaline,最後製成腎上腺素Adrenaline。其中每一步驟都要消耗維生素C進行羥基化反應Hydroxylation。這是為什麼人和動物的腎上腺必須儲備大量維生素C的原因。

膠原Collagen是一種蛋白質,它存在人體的結締組織、血管和骨骼的組織及牙本質細胞之間。它的機械強度超過同重量的鋼鐵,是動物體型的基本支撐物質。所以它可以使細胞排列緊密,皮膚緊致,骨骼牙齒堅固。當受到外傷時或是手術後它可以幫助細胞修復、促進傷口的愈合。

維生素C促進膠原質的形成。膠原質是由兩種胺基酸,賴氨酸Lysine和脯氨酸Proline,組合成的聚合巨分子。膠原質的強度是因為消耗維生素C方纔使吡咯氨酸醇化而加強了巨分子間的吸引力。缺乏維生素C時膠原質的強度不足,則所有的器官組織都減弱而產生各種疾病,最嚴重的時候就成為壞血病。正常人的血管壁細胞,由於有膠原質填塞所以能排列整齊,並確保其嚴密性。當缺乏維生素C時,血管組織的嚴密性受到損害,只要外界稍加壓力,血液即自行滲出,這就是所謂的壞血病最表面的現象。合成膠原質時必定消耗維生素C,所以要維持身體各個器和組織器官的健康,必須經常攝取足夠的維生素C。

壞血病是維生素C枯竭的終結癥狀,它最明顯的特徵就是血管系統的崩潰。在長期缺乏維生素C的情況下,血管的組織減弱因此導致各種心臟和血管的疾病。血管之中冠狀動脈是受壓力最高的部分,為了防止冠狀動脈滲血及破裂,血管自行修補的方法一是加厚血管而使血管硬化,二是沈積膽固醇堵塞滲血的漏洞而使血管阻塞。

賴斯醫師Rath和鮑林Pauling發現大量的維生素C加上離氨基酸Lysine和吡咯氨基酸Proline可以清除冠狀動脈現有沈積的粥狀硬塊Plaques。

癌細胞其實普遍存在人體的許多組織中,但是它們不能無限制地增長和擴散,只形成良性腫瘤。只有在膠原質減弱時,癌細胞才能溶化膠原質的屏障,從原始病灶擴展到其它的組織和器官,對人體造成危害。平時維持足夠的維生素C,可以降低癌症發生率。癌症病人服用大量維生素C,可以延緩癌細胞的擴展,甚至壓制癌細胞的生長。

眼睛中的水晶體和視網膜都含有高濃度的維生素C。缺乏維生素C時,水晶體中的膠原質就失去它的透明性而產生白內障。維生素C也可以降低眼球內液體的壓力,避免青光眼的病症。

卡尼汀Carnitine是一種氨基化合物,它在肌肉組織中幫助肌肉獲得收縮需要的能量。卡尼汀也是由離氨酸Lysine經過醇化而製成的。這個醇化反應,也要消耗維生素C。卡尼汀是脂肪酸氧化產生能量之重要運送者,因此當維生素C缺乏時,就會使人感到精神不濟,同時血液中亦會積存多量的中性脂肪。

維生素C可以增強血管的組織和減少血液中膽固醇的含量,對於動脈硬化性心臟血管的疾病與高血壓、中風等的成人病都有很好的預防和治療效果。缺乏維生素C時,膽固醇不易分解成膽酸,而使血清膽固量提高,容易導致血管粥狀硬化及血栓症。

人類和動物的免疫系統的主要工作是由白血球和淋巴球來完成的。白血球和淋巴球中維生素C的含量是血液中維生素C含量的30倍。白血球和淋巴球必須有足夠維生素C才能吞噬濾過性病毒與細菌,所以人體的免疫力,是和維生素C的存量是切切相關的。維生素C有很強的還原的能力。體內許多生化反應都需要維生素C的幫助才得以完成。維生素C可避免白血球受自體氧化的傷害,因此可強化免疫系統。

服用大量維生素C會增加血液中IgA,IgG及IgM等抗體的濃度。這些抗體附著在外來的病毒和細菌上,指引白血球和淋巴球來將它們消滅。

維生素C可以幫助鈣、磷、鐵這類的礦物質在小腸的吸收,所以對於貧血或是骨質疏鬆症者很有幫助。大多數鈣、磷、鐵的化合物,都不溶於水,所以不容易被人體吸收。維生素C的鈣、磷、鐵鹽則有很高的水溶解性,所以能夠幫助這類的礦物質在小腸的吸收。

維生素C是一種抗氧化極強的物質,對於人體長期暴露在不良的環境中(過氧化脂質、抽煙、喝酒、蟲蛇咬傷及許多化學毒素)所產生的自由基物質,都可以有效的清除。醫學界認為自由基與癌症或老化的發生有關。亞硝酸胺是一種致癌物質,體內若有足量維生素C存在時,就可以防止腌肉用的亞硝酸]轉化產生亞硝酸胺。

維生素C參與人體內許多的生化反應,缺乏維生素C時這些反應都不能順利進行,在許多相關的器官中產生病變。大多數動物都能在肝臟中自行生產維生素C,所以很少會染上傷風,感冒,冠狀動脈阻塞和癌症這些人類特有的病症。

治療作用

維生素C在各個器官中已經知道的治療作用可以總結如下:

在白血球中協助噬食細菌、病毒及毒素,維持免疫系統
在腎上腺中製造腎上腺素,應付危機
在水晶體中保持水晶體的透明,防止白內障及青光眼
在大腦及神經系統中維持思想及控制肌肉的工作
在表皮層中更新皮膚
在睾丸中維持精子的運動能力
在肝臟中排除有機及無機毒素
在肺臟中防止病毒感染的肺炎

世事豈能盡如人意,但求無愧於心。
Alta Multimedia - OnlineGames:http://www.alta.hk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快速註冊

Archiver|手機版|AGAMES 討論區

GMT+8, 2024-9-22 20:32 , Processed in 0.042046 second(s), 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