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GAMES 討論區

 找回密碼
 快速註冊
搜索
查看: 929|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轉貼]我看刘备托孤 [複製鏈接]

八級將神會員

這樣已經足夠了......

Rank: 8Rank: 8

帖子
16871
EXP
13600 點
金幣
9714 個
好友
0
註冊時間
2008-3-23

用戶勳章 遊戲狂熱勳章 試帖勳章 發帖王勳章 儲蓄勳章 藍寶石勳章 在線勳章 紅寶石勳章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於 2009-3-16 19:48:18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章武三年春,先主於永安病笃,召亮於成都,属以后事,谓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先主又为诏敕后主曰:“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
                                                                                                   -------《三国志   诸葛亮传》

这是后世评论不断的刘备托孤了,对于这件事,历史有不同看法。最先评价的当然是作者陈寿了,他的看法是“国托孤于诸葛亮,心神无贰。诚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轨”,评价是非常高了,所谓真心论。到了后来就有想了,刘备有那么伟大吗?从夏商周开始君主都是世袭的,没有人会把他的后人皇位让他的别人,哪怕他的儿子是个蠢货,是个弱智,是个残疾。他刘备能有这么伟大?于是就有人认为刘备是假意,最先是刘盛,他认为这是“诡伪之词”,就是假的,不过他也有说过,如果诸葛亮是司马的话,那就是教唆人家谋反吗?不过到后世一般只注意前面这句,说法也更加不客气,连康熙也是这样的认为,因为两样是皇帝,所以这他的说法也格外令人关注,是为虚伪论。至于近代,四川大学历史系方北辰教授另有说法,方先生说“自取”不是取而代之,就是这个 “取”不是要诸葛亮夺刘禅的皇位;是什么呢?是“自己选取”,就是这个“取”不是“取代”的取,是“选取”的取。因为他认为废立之权已经是很大的权力了,作为一个那个时代的帝王,话说到这个份儿上已经很重了,不大可能说你取而代之这句话。虽然这是一家之言,不过因为易中天先生的支持,加上《品三国》的盛行,这竟然成了现在最流行的观点了。

对于以上的看法,我认为有一点要确定,那就是刘备的身份,刘备是什么人?上面的所有的观点都一致的认为刘备的身份是皇帝。关于这一点其实是可以有疑问的。
第一、皇帝是什么?字典的解释是皇帝是专制政治体制下一个国家的最高统治者。如果之于益州这个小地方的话,刘备是可以叫皇帝,不过之于中国的呢,刘备最多的时候只有两个州:益州和荆州。而东吴有两个州:扬州,交州。而魏有十二州:司隶州、豫州、冀州、兖州、徐州、青州、荆州、杨州、雍州、凉州、并州、幽州。至于他死的时候,他也就有一个益州 (虽然益州会比较大一些,但人口其实不多,而且山多),这个时候时候就说他是益州牧也是可以的,当然这要是像三国这样的动乱时期,因为这时候的州牧、太守大都属于自治,而政府已经无力管理。而且司马光在他的《资治通鉴》也有说过“窃以为敬不能使九州合为一统,皆有天子之名而无其实者也。”也是此意。
第二、他有一个成熟帝王的思想吗?我看未必!
而思想问题在本文也可能是最重要的,我看易先生在品三国里有这么一小段话:
史无前例。中国历史上没有哪个皇帝是心甘情愿把自己的皇位,把可以传给自己子孙的皇位,让给一个异姓人的,没有过。所有的皇帝都是希望自己这个家族的统治千秋万代,哪怕他的儿子是个蠢货,是个弱智,是个残疾,他都不会让出去的,怎么会出来一个例外?另外、就算刘备是个例外,我也不知道他这种思想从何而来。因为中国古代从来只有改朝换代,没有轮番为治的民主思想,如果刘备有此思想,岂不成为中国古代的一位华盛顿了?
而这种观点也是大部分反对刘备真心的一个比较基本的论点。但我想说的是,如果他不可能会继承到这种肯让位的帝王思想,那请问他的帝王思想是从哪里来的?!刘备,从社会底层起来,在马背上游离了大半辈子,他可能有一个政治家或者军事家的思想,但很难有一个成熟的帝王思想的。有例子吗?有!那就是刘备伐吴。纵观中国历史,有哪个真正的帝王(笨笨的不算)会为一个大臣不管这个大臣和他有多亲而不顾群臣的阻谏而发动一场自己亲征的没有政治意义而且胜负难分的战役?一个帝王,在处理国家利益和一个杂七杂八(我个人是认为刘备发动战争的原因是因为关羽,但也有观点是说刘备是什么益州里的荆州人士搞的刘备不得不去等一些别的原因,就姑且放在一起,叫杂七杂八吧)的东西的时候都不能好好解决的话,对他有一个成熟的帝王思想这个问题是很值得怀疑的。
所以虚伪论还有方北辰教授的看法的是站不住脚的,因为皇帝让江山的历史上是没有,而作为一个州牧或者太守因为人民的安危让自己的地盘就至少有两个,一个是陶谦,因为他觉得只有刘备才能救徐州百姓;一个是刘璋,虽然他是投降,不过其实刘璋投降之前其实还是可以至少撑一年的,不过他最后投降是觉得对不起人民。举这两个例子是因为这个例子让的对象都是刘备,对刘备的影响不可谓不深,如果说刘备真心真的要什么思想来源的话,这两个可以算是吧。

但是,并是说只要刘备不是真正的皇帝没有成熟的思想他就一定会让位的,那是不可能的!就陶谦和刘璋之例也知道除非是危难之际否则这样做是不可能这么做的。而当时蜀汉是什么情况呢?一方面、刘备伐吴失败,损失四万多人,而当时益州总共军队数不过七万左右。另一方面从建安十九年(公元二一四年)刘璋投降,到刘备死之前章武三年春(公元二二三年),刘备入主益州总共才九年,益州内部其实并没有很稳定,而事实上在刘备死后所有的蛮族都造反而投降吴国。在经过诸葛亮四年的治理之后仍然说“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甚至说出必然亡国的观点!当时之艰难可见一斑。所以说刘备是真心也不是完全对的,应该说除这了有限真心之外更多应该是无奈!这就是我对刘备托孤的看法。


另两点:
下面还有两个,因为觉得不好放在文章里面,于是单独提出来。
一、是关于方北辰教授观点“废立之权已经是很大的权力了,作为一个那个时代的帝王,话说到这个份儿上已经很重了,不大可能说你取而代之这句话。”
我认为看问题不能这样看,第一、“如其不才,君可自取”,虽然解释成再选另一个皇帝也许从语法上可能没有问题的,但是从逻辑或者礼法上呢,这其实不通的,因为仅仅因为“不才”而换皇帝的话,在礼制不是合的,例子就是当年董卓废帝.第二、刘备总共就三个儿子,另两个也没有多聪明,年纪也更小!他连老大都不相信,会相信老二老三?不可能吧。
二、认为刘备如果真是真心的话,为什么不当时就直接让帝给诸葛亮?
关于这一点我的看法是,第一、刘备对他的那个笨儿子还有一点点的希望的,至少诸葛亮曾经夸过他“智量甚大”。第二、如果当时就让位的话,很可能引起本来就不太平的益州的更大的动乱,而此时并没有什么实际兵权的诸葛亮是很难的镇住的。而事实上后来刘备虽然没有让位,蜀地之中就有雍闿做乱。所以只能让他辅佐,这时等实权都在诸葛亮之手的再即位就会比较少动乱。
心......好甜

相7....很甜很溫暖
Alta Multimedia - Facebook:http://www.facebook.com/altahkmm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快速註冊

Archiver|手機版|AGAMES 討論區

GMT+8, 2024-12-26 13:14 , Processed in 0.054921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