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GAMES 討論區

 找回密碼
 快速註冊
搜索
查看: 1044|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轉貼] 散文 [複製鏈接]

Rank: 7Rank: 7Rank: 7

帖子
5052
EXP
6727 點
金幣
6300 個
好友
0
註冊時間
2008-3-2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於 2008-3-31 00:08:02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散文,是最自由的文體,不講究音韻,不講究排比,沒有任何的束縛及限制,也是中國最早出現的行文體例。通常一篇散文具有一個或多個中心思想,以抒情、記敘、論理等方式表達。


中國的散文

最早的散文

目前可知的最早的散文集,是《尚書》,而最早的一篇散文,應屬《尚書‧商書》中的〈盤庚〉。歷史學者一致認為這是殷商可靠的文獻。盤庚相傳是商朝的中興君主,他曾經遷都到殷地去,卻遭到臣民的反對,因此作了三次演講,說明必須遷都的原因。〈盤庚〉三篇,就是這些演講的紀錄。


先秦散文

中國記載歷史的散文,以《尚書》、《春秋》最古。《尚書》記言,《春秋》記事。至戰國時代,散文的發展突飛猛進,《左傳》、《國語》、《戰國策》的出現,為中國敘事文學,樹立楷模。 春秋戰國時期,是中國思想史上諸子百家爭鳴的時代,著名的諸子散文有記錄孔子言行的《論語》、記載老子思想的《老子》、以及許多重要思想家自己撰寫的,如《墨子》《莊子》《孟子》《韓非子》《呂氏春秋》《荀子》等等。


漢代散文

漢代最有影響力的散文,當屬西漢司馬遷的《史記》,緊接著是東漢班固的《漢書》,兩者交相輝映,構成中國史書的最佳典範。其他政論性的散文有王充的《論衡》、仲長統《昌言》、劉邵《人物誌》、桓寬《鹽鐵論》等。


唐代散文

針對六朝時駢體文的奢華風氣,唐代的韓愈、柳宗元開始號召古文運動,力圖以清新的散文,取代厚重的駢文,因此易寫、易讀的散文在唐詩盛行的年間,也漸漸風行起來。


宋代散文

追隨韓愈的腳步,宋代的散文更是廣泛被寫作,以歐陽修、三蘇、曾鞏、王安石,加上唐代的韓愈、柳宗元,並稱『唐宋古文八大家』,在中國散文的寫作史上,留下輝煌的一頁。


明代散文

明代八股取士的政治特色,使當時的一些知識份子產生對八股文的反動,以前後七子為首的文學集團,主張擬古、復古,強調『文必秦漢,詩必盛唐。』一時之間,對秦漢散文模擬的風氣大盛。然而一味地抄襲、模擬,終究不是良好的創作心態,產生的作品價值有限。因此,公安派、竟陵派等反對模擬風氣的小品文出現,倒是為明代的散文,注入了一股新的氣息。 《宋史.文苑傳》所說,「歐陽修以古文倡,王安石、蘇軾、曾鞏和之」。從此歷元入明,有唐順之之輩文宗歐曾,歸有光以司馬歐陽自命,力排李何王李。


現代散文

五四運動以來,中國的現代散文吸收了西方的思潮,被魯迅等作家推廣之後,成為與詩歌、小說、戲曲並列的文學主流。散文易讀、易寫的特性,使這種文體被運用得極廣。學生的作文,也幾乎都是用散文的形式表達,可說是人人懂寫

世事豈能盡如人意,但求無愧於心。
Alta Multimedia - Youtube:http://www.youtube.com/user/altahk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快速註冊

Archiver|手機版|AGAMES 討論區

GMT+8, 2025-4-6 05:45 , Processed in 0.042409 second(s), 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