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暗星雲(Dark Nebula) | 高密度的黑暗星雲阻擋了其他恆星發出的光線。例如位於獵戶座(Orion) 的馬頭星雲(Horsehead Nebula, NGC 2024, IC 434)。 |
博克球狀體 (Bok Globules)
| 正在收縮的細小黑暗星雲,可能是恆星誕生的場所,很多博克球狀體的中心是紅外線源 (infrared source)。例如IC 2944。 |
超新星(Supernova)
請收看NASA 的動畫 | 恆星演化未期的星體爆炸。質量 > 4 太陽質量的恆星,繼續燃燒越來越重的元素直至鐵 (iron) - 原子核束縳得最緊的元素。由於不能通過聚合鐵而產生更多的能量,形成惰性的鐵核心,不能再產生能量,恆星核心不能抵抗重力的收縮,迅速地塌縮,即使電子簡併壓力亦不能抗衡重力,核心收縮得越來越快,密度越來越高,當密度達至 1014 g/cc,核子被擠壓在一起,因而產生強大的反抗力,核心頓時變得非常堅硬。急速的塌縮撞落核心,內部產生極強大的反衝,以激振波 (shock wave) 向外傳播,並在外層觸發核反應,結果外層發生能量極高的爆炸 (相等於 1028 噸 TNT),恆星的外層在極短時間內完全炸毀。恆星的亮度突然增加很多個星等。例如:中國宋代 (1054 AD) 天文學家記錄位於金牛座的「客星」,肉眼於日間也能看見,一個月後才漸漸變暗,兩年後才完全消失。 |
超新星殘骸(Supernova Remnant)
| 超新星爆炸後剩下來的星雲殘骸。例如:蟹狀星雲M1 是 1054 年超新星剩下來的殘骸。 |
質量-光度關係 (Mass-Luminosity Relation) | 質量越大,萬有引力越強,核心的密度和溫度越高,核反應越快,產生能量越多,因此光度越高。這解釋了為什麼質量越大的主序星越光亮。 |
疏散星團(Open Cluster) | 由數十至數千顆恆星組成,恆星的密度較低,大部份疏散星團分佈在銀河平面附近。 |
新星 (Nova)
| 白矮星吸積盤內部的物質變得越來越熱,引發核聚變,突然的爆炸吹掉白矮星的表面,外殼膨脹,光度突然增加,當外殼不斷膨脹,溫度便漸漸下降,恆星又會變回從前般暗淡。繼後可能再次恢復物量的轉移,重複整個過程,並發生類似的爆炸,恆星可能變成再發新星 (recurrent nova) 或不規則變星 (irregular variable) (光度隨時間不規則地改變)。 |
燈塔效應 (Lighthouse Effect) | 高能帶電粒子沿著磁力線流動,向外發射輻射束。隨著中子星自轉,輻射束掃過地球而造成的效果。 |
類太陽恆星 (Sun-Like Star) | 質量在 0.4 至 4 太陽質量之間的恆星。 |
雙星 (Binary Stars)
| 兩顆恆星在彼此的引力下繞對方旋轉。宇宙間最小超過一半的恆星屬於雙星系統的成員。 |
繭 (Cocoon)
| 塵埃與氣體構成的雲團,吸收了原恆星發出的可見光,再以紅外線輻射出來。 |
變星 (Variables) | 恆星的亮度和大小作週期性改變。 |